QQ客服
800062360
歡迎訪問混改并購顧問北京華諾信誠有限公司!
北京、上海、重慶、山東、天津等地產權交易機構會員機構
咨詢熱線:010-52401596
國資國企動態
2013-07-29
鞍鋼是鞍山地方經濟發展的支柱,是技術進步、產業升級、結構調整和增強地區經濟實力的重要力量,在當前區域經濟發展趨勢與建設和諧社會的新形勢下,重視鞍鋼國有資本帶動鞍山地方經濟協調發展,是發揮國有資本更大價值,增強鞍鋼國有資本活力和影響力的重要途徑。
一、鞍鋼國有資本帶動鞍山地方經濟協調發展的必要性
1.鞍鋼與鞍山地方經濟協調發展,對保障區域經濟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加快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大企業的發展狀況。實踐表明,一個地區經濟的良性發展,與大企業的發展,以及大企業與中小企業的合理配置與分工密切相關,其中大型企業的競爭力和產業帶動力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按照我國“十一五”規劃綱要的要求,加快推進東北振興戰略,加速鞍山經濟隆起,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增強區域經濟活力,必須注重當地大企業的做大做強,尤其是注重鞍鋼這樣的中央國有企業的產業帶動作用,形成大中小企業的合理結構與分工,增強區域產業競爭力。
2.鞍鋼與鞍山地方經濟協調發展,是雙方發展的迫切需要。鞍鋼是鞍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振興鞍山老工業基地的重要力量和重要支撐,二者深入融合,必將推動鞍鋼和鞍山地方加速實現發展目標的步伐。鞍鋼要進入世界500強,需要鞍山地方為其創造改革發展穩定的環境;鞍鋼深化內部改革,也需要地方的緊密配合和鼎力支持。只有鞍鋼實現“兩步跨越”、進入世界500強、建設成為最具國際競爭力的大型鋼鐵企業的目標和鞍山地方實現“總量倍增、位次前移、追趕沈大、殷實和諧”的目標都實現了,才能確保鞍山老工業基地總體目標的實現。
3.鞍鋼與鞍山地方經濟協調發展,是鞍山地區經濟協調發展的現實需要。2006年末,鞍鋼的工業增加值、上繳稅金、實現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等各項指標分別占地方總量的64.6%、77.3%和40%左右。這說明鞍鋼在鞍山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顯赫地位。但同時也說明鞍鋼經濟在當地“一枝獨秀”,鞍鋼國有資本在當地的帶動力和影響力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
4.鞍鋼與鞍山地方經濟協調發展,是鞍鋼的社會責任。鞍鋼與鞍山地方經濟協調發展,是鞍鋼國有企業參與國際競爭和交流合作的客觀需要。在經濟全球化日益深入的新形勢下,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企業社會責任,履行社會責任已成為國際社會對企業評價的重要內容。國有大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不僅可以提升中國企業的國際影響,也是國有資本發揮更大價值的體現。鞍鋼的社會責任主要體現在城市供暖、供氣,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解決鞍鋼廠辦大集體離退休保險待遇,抓好生產安全和穩定工作等方面。鞍鋼是地方煤氣、余熱水最主要來源,為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做出特殊的貢獻。在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方面。近幾年,鞍鋼對環保生態文明建設的投入逐年增加,分別占地區總投入的67.9%、64.1%和73.1%,為中央企業與社會的和諧發展做出了表率,發揮了鞍鋼國有資本的社會效益。
二、鞍鋼與鞍山地方經濟協調發展的可行性
1.鞍鋼具備帶動和輻射地方經濟的實際能力。一是資源優勢。鞍鋼的鋼鐵資源及“三廢”資源,是地方拉長鋼鐵產業鏈和精深加工的雄厚資源。二是市場優勢。鞍鋼每年超千萬噸的鋼材生產能力,本身就是一個大市場,作為國內著名的企業品牌,潛在的市場資源是不可限量的。同時,鞍鋼每年向外采購大量的生產原料和配件,投入資金上百億元,有能力拉動地方工業的配套發展。三是技術優勢。鋼鐵產業的先進技術、設計及裝備是鞍鋼能夠帶動地方發展的優勢。
2.鞍鋼與鞍山地方融合協作具有廣闊的合作領域。一是地方承接鞍鋼的產業和產品轉移項目,加工生產鞍鋼所需要的配套產品,可以形成鞍鋼以鋼材生產為主,地方以鞍鋼產業上下游鋼鐵和礦產資源加工等鏈條延伸的產業集群。如圍繞鋼鐵產品深加工、煤系化工、廢渣利用等項目具有極大的潛力。二是圍繞鞍鋼的鋼鐵資源優勢,聯合發展裝備制造業極有前途,推進裝備制造業的跨越發展。三是圍繞提高鞍山老工業基地國際競爭力需要,聯合開發和建設輻射全國的鋼鐵物流信息市場具有現實可能性。四是為鞍鋼配套加工生產、發展現代服務業、文化產業及與市場相適應的其他新興產業,可以實現地方與鞍鋼產業和產品的差異化與錯位化發展。
3.國務院國資委更加重視大企業大集團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帶動作用。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在2008年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2008全球投資促進高峰論壇”上表示:“要為大企業的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發揮大企業的系統集成作用,支持大企業發揮資本實力、技術、品牌、信譽、營銷體系、供應鏈網絡等方面的優勢,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目標的實現。”鞍山是我國重要的鋼鐵工業城市和老工業基地,在東北地區是第五大城市,2007年在中國綜合實力百強城市中排名第34位,是東北振興的主要力量。同時鞍鋼是鞍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振興鞍山老工業基地的重要力量和重要支撐,今后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必將加速鞍鋼與鞍山地方經濟的協調發展,加快推動鞍山及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發揮鞍鋼國有資本更大的價值。
近年來,“地企融合、共興共榮”的發展理念已經結出豐碩成果,據統計,2002~2007年鞍鋼與地方合作項目總投資達146.9億元,初步發揮了鞍鋼國有資本的帶動力和影響力。雖然鞍山與鞍鋼相互融合協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一是鞍鋼與當地的社會、文化、經濟融合較少,信息溝通不充分。目前的融合協作只是初級階段,表現在雙方合作層次不夠高,適應產業結構和經濟布局結構調整、資產重組、拉長鞍鋼的產業和產品鏈條等深層次的聯合協作項目不夠多。二是鞍山地方的載體和配套功能尚須進一步強化。這些問題和困難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鞍鋼國有資本在地方經濟的發展中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更大的價值體現。
三、鞍鋼與鞍山地方經濟協調發展的重點任務
1.做強鞍鋼主導產業,全力推進鞍鋼加快進入世界500強。要加快推進鞍鋼鋼鐵主業發展。不斷支持深化鞍鋼內部改革,地方要重點配合鞍鋼解決廠辦大集體問題。為鞍鋼改革發展創造穩定的有利環境,構筑“鞍鋼工業園區”,為鞍鋼企業擴張、企業搬遷改造提供足夠空間。
2.統籌鋼鐵產業發展,建設全國重要精品鋼材基地。一是要優化提升鋼鐵產品結構。重點是搞好鋼鐵產品精深加工。著力打造不同種類的鋼鐵產業集群。二是要發展鋼鐵物流信息產業。以鞍鋼國貿和地方鋼材市場為重點,打造輻射東北乃至中國的鋼鐵物流中心。
3.發揮鞍鋼輻射和帶動作用,吸引更多的“鞍鋼”項目落戶地方。一是促進發展上項目。地方應吸引一批投資少、見效快的鞍鋼項目落戶地方,要主動承接鞍鋼主輔分離、廠辦大集體改制項目,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地企聯合開發鋼鐵文化產業項目,加快建設鞍山冶金文化博物館、展覽館,以促進鞍山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文化旅游業的大發展。二是整合重組活企業。以項目為載體,以資本為紐帶,吸引鞍鋼通過各種形式購并重組地方企業,盤活地方沉淀國有資產,提升地方鋼鐵產業結構。三是地方應吸引鞍鋼及利用鞍鋼的品牌吸引國內外戰略投資者到鞍投資興業。四是要開拓鞍鋼市場,拉動地方產品銷售。鞍鋼每年采購資金達百億元之多,而地方采購僅占其10%左右,應當采取政策引導和利益驅動等各種手段,逐步提高鞍鋼在地方采購的比重。
作者:許艷秋 鞍山市經濟研究信息中心
來源:《國有資產管理》雜志
本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