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具有得天獨厚的理論政策優勢、科學決策優勢、組織領導優勢、保證監督優勢和思想文化優勢。如何充分發揮國企業獨特的政治優勢,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實現企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是國有企業決策者值得思考的重要課題。
一、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具體體現
國有企業獨有的、無法復制的特點,可以通過優勢轉化,形成其他性質企業無法比擬的核心競爭力。
帶動力和執行力:國有企業長期形成的領導班子、領導干部和黨員組成的戰斗堡壘,在企業改革發展中具有中流砥柱和示范引領作用,并成為推動工作的無形生產力。
凝聚力和影響力:全員有著共同的價值取向,有著上下一致的企業精神,有著長期形成的文化、技能、人才培育體系,有著和諧健康的工作環境。
管控力和保障力:國有企業健全的監督和管控機制,形成了良好的經營環境和自我防范、發展的保障能力。
創新力和發展力:多年生產經營積累的基本經驗、協作流程、銷售經驗和專業技能,為資本運營、戰略發展、內部管理、技術應用研發提供了不斷創新的保證。
二、國有企業政治優勢轉化為核心競爭力的有效方法
企業之間的競爭關鍵看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強弱,看擁有和運作核心競爭力的黨的各級組織如何發揮作用,如何依托政治優勢調動企業干部員工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一是將組織優勢轉化為推動力和執行力。要通過多種措施,使黨員在思想觀念、業務素養、技術水平方面有新突破、新發展和新提升,發揮好先鋒模范帶頭作用,成為企業堅強骨干和核心隊伍。
二是將理論政策優勢轉化為創新力和發展力。通過黨的思想理論建設,特別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學習貫徹,確保企業決策的科學性、前瞻性。通過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設,大力開展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統一思想、鼓舞士氣、凝聚力量、營造環境。
三是將思想政治優勢轉化為凝聚力和影響力。企業黨組織通過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對職工群眾在思想上引導和行動上關懷,把企業價值理念融入到職工頭腦當中,把黨的群眾工作優勢轉化為企業的凝聚力和影響力。要引導員工樹立正確的價值理念,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調節功能,培育員工的思維和行為方式,提升員工整體素質,打造企業影響力。
四是將體制優勢轉化為管控力和保障力。企業黨組織積極參與重大問題決策和執行,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多渠道參與企業決策,促進黨建工作與企業管理融合,確保黨的路線在企業貫徹執行。通過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對各級領導干部和黨員進行監督和考核,把黨的保證監督優勢轉化為企業的控制力,完善企業決策、執行和監督體系。
三、國有企業政治優勢轉化為核心競爭力的具體路徑
把加強黨的建設作為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科學發展的根本保證,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一要抓基層,夯實國有企業政治優勢的基礎,強化組織功能,提升基層黨組織活力和黨員的戰斗力。二要抓思想,培育全員共同的價值觀和發展愿景。三要抓創新,將政治優勢滲透到企業發展管理的各個環節。四要抓作風,強化企業改革管理的保障力。
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以“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為總要求,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干部要加強自我修養,重操守、講品行,遏制腐敗現象發生,保障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本文章摘自《經濟導報》(濟南)。)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