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
800062360
歡迎訪問混改并購顧問北京華諾信誠有限公司!
北京、上海、重慶、山東、天津等地產權交易機構會員機構
咨詢熱線:010-52401596
國資國企動態
2023-09-11
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實現兩位數增長,商貿旅游等受疫情影響行業扭虧為盈,重點項目投資拉動效應逐步顯現……今年以來,國有經濟相繼實現“開門紅”“雙過半”。從上半年來看,北京市屬國企營收利潤實現雙增長,對全市經濟大盤形成強有力的帶動和支撐。
營收利潤實現雙增長
北汽集團整車銷量82萬輛、同比上升22.4%;同仁堂集團營收、利潤創歷史同期新高……從上半年整體數據看,市屬國企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同比實現兩位數增長。
另一方面,服務、消費等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經營狀況也在逐步恢復,商貿旅游業扭虧為盈,同比增利達44.5億元,文體娛收入同比增長更是超過八成。
數據顯示,1至6月,市屬國企實現營業收入1.05萬億元,同比增長4.9%;凈利潤651.2億元,同比增長9.3%;在京納稅達620.7億元,剔除不可比因素后同比增長2.5%。
國有經濟的“蛋糕”越做越大。截至6月末,北京市屬國企整體資產總額達15.8萬億元,同比增長5.7%。市國資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從上半年各項數據指標看,北京國有經濟運行整體在回升向好。
國有經濟對全市經濟的支撐作用在進一步強化。上半年,市屬企業完成全市重點項目投資573.4億元,完成計劃的50.7%,較去年同期增長9.8個百分點。而從全年投資計劃看,國企在京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數量、額度都將創歷史新高。
創新發展積蓄新動能
一系列重要經營指標保持向好勢頭的同時,國企創新發展也在積蓄更多動能。
鼓勵企業加大創新研發投入方面,政策支持持續加力。比如,企業研發投入視同利潤的標準已由此前的“超過平均”部分,優化調整為“全額視同”,即企業創新研發的投入將全部作為企業利潤進行考核。超出行業優秀值1.3倍的企業,還將獲得額外加分。考核“指揮棒”的不斷優化,激發了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的動力。
不僅如此,國資預算還安排8.6億元“真金白銀”支持企業發展高精尖產業,安排50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支持高端人才引進和創新團隊建設。
國企創新生態日漸完善。市國資委與市科協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聯手推進國企創新;京能集團等市屬國企聯合發起成立北京碳中和學會;北京股權交易中心還成全國首批“專精特新”專板運營機構,以多層次資本市場賦能優質中小企業創新發展。
數字化、綠色化轉型也在提速。北京綠色交易所升級為國家級綠色交易所,已開發完成全國統一的注冊登記和交易系統,蓄勢待發。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牌照取得實質進展,推動31家企業在數據資產化和數據價值化方面先行先試。京能集團、北京電控、中關村發展集團等多家企業積極布局人工智能算力等數字基礎設施。
國企市場化改革持續推進,亮點頻現:九州一軌在科創板首發上市,京能光伏發行全國首只新能源公募REITs,金隅子公司北京檢驗正式在新三板掛牌,京城佳業等3家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首鋼朗澤還成為全國首例“帶期權上市”激勵的地方國企。
醞釀新一輪改革舉措
“要在拼經濟上見成效。”北京市國資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半年將鞏固經濟回升向好趨勢,提升國企在京貢獻。
具體來說,國企將積極布局一批強牽引、利長遠的重大項目,加快“十四五”重大工程實施,加快“3個100”等重點項目建設,盡快形成產能,進一步強化投資的帶動作用。
“同時,還要細化盤活存量用地措施,挖掘國有土地、房產等資產價值。”這位負責人透露,將持續推動一批老舊廠房、低效樓宇和園區升級改造為高精尖產業承載地。
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箭在弦上。據了解,對標中央要求,本市將盡快出臺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實施方案,力求在新一輪改革中取得更大突破。
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核心要素是科技創新。為突出抓好科技創新,本市還將出臺市屬國企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持續加大投入,積極參與“揭榜掛帥”,并加強與央企、中關村企業合作,集中突破“卡脖子”短板。
一批重點上市重組項目也將加快。相關方面將積極推動首農櫻桃谷、京儀裝備等企業在主板、科創板上市,推進云星宇、知魚智聯、智達科技等在北交所上市,不斷實現新突破。
來源:北京市國資委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