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
800062360
歡迎訪問混改并購顧問北京華諾信誠有限公司!
北京、上海、重慶、山東、天津等地產權交易機構會員機構
咨詢熱線:010-52401596
國資國企動態
2023-09-06
2023年8月14日晚,重慶水務發布公告: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重慶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擬將其持有的水務環境集團80%股權無償劃轉給重慶渝富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渝富控股)。
與此同時,川儀股份、三峰環境、登康口腔、西南證券等上市公司也發布了類似公告,備受市場矚目。
事實上,重慶這場國企重組聯動的起點,可追溯至兩個月前:由重慶交運集團、重慶國際物流集團、重慶港務物流集團三家市屬國企“三劍合一”,共同組建而成的重慶物流集團有限公司宣告成立。新公司的誕生,被視為拉開重慶加快實施新一輪國有企業戰略性重組專業化整合的大幕。
從整合助力國企脫困,到抱團發展謀求更大機遇,重慶國有企業重組更加注重戰略性,更加強調市場化。通過新一輪改革重組,重慶強化了國企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引領功能,培育了新的增長點,增強了國企核心功能,不斷提高了國企核心競爭力。
“贏在起跑線”
擁有1家A股上市公司和重慶果園港等10個貨運港口碼頭,保有港口年貨物9000萬噸、集裝箱275萬標箱吞吐能力,倉儲面積300萬平方米、等級以上汽車客運站86個的倉儲物流能力……新成立的重慶物流集團成為優勢較為突出的現代物流國企。
起步便“贏在起跑線”,得益于重慶交運集團、重慶國際物流集團、重慶港務物流集團三大物流企業的“強強聯合”。這三大企業業務覆蓋鐵路、港口、空港、國際物流服務,構建起重慶物流行業的基本格局。
雖地處西南內陸腹地,但穿涌而過的長江賦予重慶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
重慶處于“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聯結點上,具有左右傳遞、聯動東西的樞紐功能。近年來,重慶在全國率先開通中歐班列,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加快打造陸港型、港口型、空港型、生產服務型、商貿服務型“五型”國家物流樞紐。在走向更加開放的路途中,推動現代物流業發展是重慶的能力所及,更是支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所需。
今年7月13日,重慶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召開第五次會議,重慶市委書記袁家軍強調,國資國企是重慶經濟的壓艙石,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頭戲。要突出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強化“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意識,開展戰略性重組和專業性整合,聚焦優布局、調結構、強功能、提效率,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
截至2022年底,重慶推動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已取得明顯成效,國資系統全面完成94項重點改革任務,累計實施11組(次)企業間橫向戰略性重組,涉及17戶市屬國有重點企業,市屬國企2022年實現利潤總額340.1億元、凈利潤285.2億元。
重慶市國資委相關負責人稱,這次整合將更好發揮引領帶動重慶經濟發展的戰略支撐作用,有效推動重慶物流成本持續降低,增加全市進出口貨物量,增強既有物流通道能力,協同銜接長江經濟帶發展,提升物流發展質量和效率。
聚焦主業
聚焦主業,更加注重戰略性引領,是新一輪國企重組的鮮明特點。
重慶市國資委相關負責人稱,重慶推進專業化整合,使得資源向優勢企業和主業企業集中,減少重復投資和同質化競爭,提高產業集中度和資源配置效率,有利于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
據介紹,近年來,重慶環保投資集團、重慶環衛集團相繼加入重慶水務環境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經過整合,重慶水務環境集團成為集水、固、廢、氣于一體的綜合環境服務平臺公司,也是重慶市國資委下屬的唯一環保國資平臺。整合后,其市場優勢進一步鞏固,具備向更大市場進軍的能力。
重慶藥交所事業單位屬性資產和市場化資產分離,旅游集團整合市屬國企文旅資源,打造全市旅游產業投資運營主平臺,中國四聯集團被獲準劃轉至重慶國資委下屬國有資產投資運營公司重慶渝富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一系列改革動作之下,重慶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比超30%,重慶建工、重慶醫藥、三峰環境等多家企業先后實現A股上市。
6月5日,重慶市召開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袁家軍在大會上提出著力打造“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聚力打造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新一代電子信息制造業、先進材料3大萬億級主導產業集群,升級打造智能裝備及智能制造、食品及農產品加工、軟件信息服務3大五千億級支柱產業集群,創新打造新型顯示、高端摩托車、輕合金材料、輕紡、生物醫藥、新能源及新型儲能6大千億級特色優勢產業集群,聚焦未來產業和高成長性產業培育壯大18個“新星”產業集群。
圍繞以上關鍵重點產業,重慶國有企業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進一步深化。
尊重市場規律
過去,國企重組行政化主導、“拉郎配”的現象比較多,單純捏合拼湊或簡單地搞“以強帶弱”帶來不少問題。業內人士表示,通過行政力量強行讓好的企業接盤,企業“貌合神離”,不僅難以產生協同效應,還增加內耗和管理成本,反倒可能拖垮優秀企業。
“國企重整要發揮協同效應,本質上是要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綜合運用市場化手段完成整合。”渝富控股資本運營部總經理馬志華說。
據介紹,渝富控股成立于2016年8月,注冊資本168億元,重慶國資委持股100%,是全國首家地方國有獨資綜合性資產經營管理公司,履行著土地、債務、資產重組和戰略投資職能。
目前,渝富控股共參控股企業40戶,持有重慶銀行、重慶農商行、西南證券、川儀股份等上市公司14戶。
馬志華表示,重慶以市場化路徑推進國企重組整合,靈活運作股權。成立于1996年的重慶商社集團是西部地區最大的商貿企業,曾是一家由重慶市國資委完全持股的市屬國企。2020年,重慶商社集團引入北京物美集團、湖南步步高集團兩家戰略投資者,重慶商社集團的股權結構變更為重慶市國資委持股45%、物美持股45%、步步高持股10%,成為一家無實際控制人的企業。
與此同時,企業繼續完成員工持股、公司治理改善和經營機制轉換,混改后的首月,重慶商社集團實現營收同比增長20%、利潤增幅超過40%。
重慶市場化手段還包括,利用資本市場做大國有資產,為國企改革提供有力支撐——今年5月,總規模2000億元的重慶產業投資母基金正式成立,引起資本市場熱切關注。重慶產業投資母基金通過“母子基金+直投”的方式開展產業投資,撬動各類資本,力爭總規模放大至6000億元基金群。
渝富資本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立文表示,從2015年起,重慶就陸續設立戰略性新興產業股權投資基金、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基金等。
在重慶國企重整過程中,不難看到專業股權投資基金的作用。2017年,連續虧損多年的重慶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被判司法重整。戰略性新興產業股權投資基金與四源合鋼鐵產業結構調整基金分別出資10億元和30億元購買重慶鋼鐵鐵前資產、受讓重鋼集團所持股份,為重慶鋼鐵債務清償和重整成功鋪平道路。
業內人士表示,以往,地方將一些國企的股權劃轉到投資運營公司,但授權放權不夠,投資運營公司難以管理劃轉企業的人、財、物,難以調動和整合任何資源,唯一的效應就是資產規模擴大。
“如今的資本運營更深入,渝富控股作為投資運營公司以戰略化眼光深入參與企業經營和運作,促進企業發展。”馬志華說。
“我們將繼續推動國有資本向主業集中、向優勢企業集中、向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加快國有企業重組整合一批、轉型發展一批、做大做強一批。”在6月30日舉行的重慶市國資委黨委主題教育調研成果暨典型案例集中交流會上,重慶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曾菁華表示。
來源:瞭望東方周刊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