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
800062360
歡迎訪問混改并購顧問北京華諾信誠有限公司!
北京、上海、重慶、山東、天津等地產權交易機構會員機構
咨詢熱線:010-52401596
國資國企動態
2021-06-16
6月10日下午,國務院國資委召開全國國有產權管理工作會議,總結“十三五”時期產權管理工作成績,研究提出“十四五”工作思路和要求,對近期重點工作作出部署。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郝鵬對會議作出批示,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趙愛明出席會議并講話,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委員、秘書長彭華崗出席會議。郝鵬在批示中指出,企業國有產權管理是國資國企工作的一項基礎性、樞紐性、戰略性工作。2020年,中央企業和地方國資委產權管理工作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面對嚴峻復雜形勢,迎難而上,主動作為,在提高國有資本運營效率、優化國有經濟布局結構、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作出了積極貢獻。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攻堅之年,中央企業和地方國資委產權管理工作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認真貫徹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完善以管資本為主的經營性國有資產產權管理制度,牢牢把握“促流轉、防流失”的工作定位,不斷提升產權管理工作水平,為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作出新貢獻!
趙愛明強調,中央企業和地方國資委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產權管理工作融入到改革發展全局中去思考和定位,與時俱進地推動和發展產權管理工作,著力完善產權管理制度,著力健全監管職能,著力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推動產權管理工作在新階段邁上新臺階。她強調,近期工作重點要放在推動混改企業轉機制取得新突破、提高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質量、強化重大風險防范、扎實開展掛靠問題綜合整治和加強產權管理基礎工作上,細化工作舉措,確保相關部署落實落地。
會上,中國石化、國家電網、招商局集團等3家中央企業和上海市國資委作了經驗交流。會議采用視頻形式,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國資委紀檢監察組,國資委各廳局、產權協會在主會場,各央企集團及所屬部分二級企業,各省級國資委分管產權管理工作的負責同志及產權管理職能部門相關同志近七千人在各分會場參加了本次會議。
延伸閱讀
此次會議強調,產權管理重點要做好以下四項重要工作:
一、推動混合所有制企業轉換經營機制取得新突破
要牢牢把握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正確方向,積極穩妥深化、務求改革實效。
■ 一要全面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確定的各項混改任務,緊盯重點問題攻堅克難,把握關鍵要點,明確量化標準,確保2021年底完成三年改革任務的70%以上。
■ 二要把混改重點放在經營機制轉換上,發揮戰略投資者在公司治理、企業經營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實施差異化管控,推動混改企業率先推行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全面完成董事會配齊建強、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深化三項制度改革、中長期激勵政策能用盡用、加強黨建等改革任務。
■ 三要加強全過程監督,確保引資本過程依法合規,注重混改后企業管控,依法履行股東權利,防止“失控失管”。
二、提高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質量
要高度重視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發展質量和市場表現,認真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相關要求,將上市公司打造成發展領頭雁、創新領跑者,做資本市場誠信經營、責任擔當的表率。
■ 一要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關于促進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優化、治理結構完善的要求,推動具備條件的上市公司引入積極股東參與公司治理,力爭在2021年形成一批典型項目,為健全具有中國特色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治理機制探索最佳實踐。
■二要積極培育和推動更多符合條件的企業在科創板上市,用好資本市場助力科技創新,打造科技創新的“國家隊”。
■ 三要繼續推動更多優質資產進入上市公司,促進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以上市公司為平臺開展專業化整合,持續優化上市資產運營質量和產業布局,不斷提升上市公司價值創造能力。
■ 四要提升信息披露水平,推動開展業績說明會等投資者溝通工作,豐富創新信息傳遞方式,引導市場合理預期,增強投資者認同,切實提升上市公司價值實現能力。
三、持續強化重大風險防范
要堅決守住不發生重大風險的底線,不斷提升防范應對重大風險的意識和能力。
■ 一要防范上市公司收購風險。聚焦主責主業,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做好改革發展整體謀劃,理性、審慎開展收購。加強可行性研究和盡職調查,嚴格履行投資決策和審核把關程序,持續做好項目跟蹤問效。
■ 二要持續做好債券違約風險防范。對存量債券開展風險評估,加強監測預警,對存在兌付風險的債券要提前采取有力措施,確保風險可控在控。
■ 三要防范企業無償劃轉相關風險,深入研判潛在風險點,避免盲目性,防止劃入后出現經營困難和財務風險。
四、持續加強基礎管理工作
要高度重視產權管理基礎工作,采取有力措施補短板、強弱項。
■ 一是要扎實開展產權登記工作,切實提升產權登記完整率、準確率、及時率。
■二是不斷提高資產評估工作質量,堅決杜絕“應評未評、應備未備”事項。
■三是強調各級國資委要切實履行好國有資產交易監管職責,加強國有資產交易項目的動態監測,指導企業運用市場化方式優化國有資本布局、盤活存量資產。
會上,中國石化、國家電網、招商局集團、上海市國資委等4家單位進行了交流發言。結合這些做法和經驗,小新為您分享如何完善以管資本為主的經營性國有資產產權管理制度,牢牢把握“促流轉、防流失”的工作定位,不斷提升產權管理工作水平
中國石化:全面推進資產分類管理
中國石化總體資產規模較大、類型復雜。為承擔好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責任,中國石化以產權管理為紐帶,探索建立資產分類管理體系,摸清了資產家底,提升了資產運營質量和效益。特別是在土地資產經營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較好效果,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建立符合中國石化特點的土地管理體制。
一是建立了三級土地管理機構。在總部層面由財務部集中管理土地,負責土地戰略管理和運營。事業部層面負責土地經營和運作;各下屬單位明確土地管理機構或崗位,負責具體經營運作和開發利用。
二是健全規章制度,使土地管理工作有規可循。
三是加強隊伍建設,不斷提高土地管理水平。形成了一支約2000人的專兼職管理隊伍,每年定期組織2-3期的業務培訓研討會,形成了持續培養土地專業人才和不斷提升土地管理水平的良性機制。
結合石油石化行業特點,提升土地管理信息化水平。
一是自2010年開始建設土地信息系統。摸清集團公司土地的數量和屬性。
二是持續開展土地統計分析。連續編制10版《中國石化土地統計分析報告》。
三是不斷夯實土地管理基礎。通過建立土地資源和土地法律法規共享平臺,完善土地資產的賬物對應關系,以及地價庫和城鎮土地使用稅標準庫,土地管理效率和效益進一步提高。
推動土地資產主動經營,提高存量土地經營創效能力。
始終堅持依法合規“占一補一、等價置換”的土地處置原則,努力實現集團公司整體利益最大化、土地長期收益最大化,挖掘存量土地增值潛力,加大存量土地盤活處置力度。
國家電網:構建資本全過程管控體系
國家電網以“引進來、投出去、運營好”為主線,積極構建資本全過程管控體系,持續提升產權管理水平,著力增強國有資本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
積極“引進來”。
一是堅持開放共享,大力引資引戰。落實混改要求,主動開放資本,多次在京滬兩地產權交易所舉辦專場推介會,促進國有資本與其他各類社會資本在技術、市場、管理等方面優勢互補。
二是融入資本市場,開展資本運作。加強上市資源重組整合,建立市場化、多渠道、可持續的資本補充機制。圓滿完成岷江水電、置信電氣重大資產重組及配套募集資金,兩只“國網”字號股票成功登陸A股市場。
三是依托產業基金,撬動社會資本。設立科技成果轉化基金,打造產研融合作平臺,助力“卡脖子”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通過積極“引進來”,國家電網近三年共引入社會資本586億元,有效帶動社會各類資本共同發展,放大國有資本功能,推動構建能源產業鏈新生態。
精準“投出去”。
一是完善股權管理制度體系,健全“1+1+N”制度體系,保障資本運營工作規范有序、與時俱進。
二是健全股權閉環管控機制,對股權從出資設立到對外轉讓、無償劃轉、增資擴股、終止清算的全生命周期,建立健全涵蓋“遴選-預算-實施-運營-后評價”全流程的閉環管控機制。
三是嚴格股權項目審核評價,嚴把投資入口關,深入開展投資后評價。通過精準“投出去”,公司資本布局持續優化,與戰略目標的契合度更高,對業務發展的支撐度更強,有力保障了電網和公司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展。
高效“運營好”。
一是大力實施瘦身健體。扎實開展“壓減”工作,管理層級由8級全面壓控至4級,超額完成國資委下達的目標任務。
二是積極盤活存量資源。近三年盤活各類有形、無形資產2485項、釋放價值107億元,努力將閑置資源轉化為現金流量。
三是優化法人治理結構。積極“以混促改”,優化法人治理結構,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
四是夯實產權管理基礎。做實產權登記,做細資產評估,做優數字化管控。通過高效“運營好”,公司治理結構持續優化,資本管理規范有序,有力助推了公司經營業績和發展質效提升。“十三五”期間,公司凈資產規模增長37%,各類投資收益提高42%。
招商局集團:提升產權管理效能
近年來,招商局大力提升產權管理工作的效能,有力促進了企業質量效益穩步提升。2020年,招商局實現營業收入8137億元、同比增長13.9%,利潤總額1751億元、同比增長7.4%,凈利潤1371億元、同比增長8.3%,截至2020年底集團總資產達到10.3萬億元,各項經濟指標再創新高。
強基礎,持續提升產權管理效能。
一是從改善工作機制、及時掌握信息、定期評價考核等方面入手,提升集團產權登記數據質量。
二是通過優化流程、梳理審核要點等方式,著力提高資產評估的備案效率及審核水平。
三是積極參與各類交易項目,以解決重點難點問題為抓手,有效推動項目實施。
拓渠道,不斷優化國有資本運營配置。
一是充分運用債券市場,籌資金、減負債,降杠桿。招商局集團2020年抓住時間窗口進行低成本融資,境內、外合計安排了400億元債務及權益性融資,平均融資成本2.45%,同比下降約87bps。
二是積極利用產權市場,提高資產運營效率。
2020年招商局集團進場交易109項,涉及金額約167億元。
三是持續借助證券市場,優化國有資本布局。
完成了航運板塊招商輪船現金收購經貿船務下屬散貨船相關資產、中外運航運私有化退市后的股權歸集等工作。
推合作,加強上市公司國有股權管理。
招商局集團積極探索實踐上市公司國有股權的管理方式,對內,堅持“招商一盤棋”,加強集團層面統籌規劃,推動各專業部門的協同;對外,圍繞集團戰略加強外部合作,以各產業板塊的龍頭上市公司為平臺,整合各方戰略資源,提高資源效率,典型案例包括與中航工業的船舶及物業資源整合、與遼寧省共同推動港口資源優化配置等。
上海市國資委:著力提升產權管理工作
上海市國資委以管資本為主提升監管效能,堅持提高管理站位,服務國資國企改革大局;堅持問題導向,破解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瓶頸;堅持創新規范并重,穩步提升產權管理能級。
加強部門聯動協同,完善國有產權登記管理。
上海市國資委會同市市場監管局建立聯動監管機制,運用信息化手段實行名單管理。
一是形成納入監管范圍的企業名單。
二是建立信息交互系統。
三是建立協同機制,大幅提升了產權登記的主動性、及時性和準確性。
放管結合,更好發揮資產評估的價值門檻作用。
一是建立估值報告管理規范。從程序、技術和報告三方面,提出估值審核要點,初步形成一套估值報告管理規范,彌補了國資估值管理制度空白。
二是進一步優化評估授權管理,實施評估備案分級管理。
三是建立重大項目評估復核機制。
以提升資本價值和風險管控為重點,推動國有控股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
一是開展推動提高國有上市公司質量專項行動。
二是開展市值管理績效考核。
三是創新方式方法推動系統內優質資源上市。
四是從嚴管控國有企業并購控股上市公司風險。
五是加強風險監測與處置。
六是規范關聯交易。
創新方式手段,促進國有資本有序有效流轉和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一是優化企業國有產權無償劃轉管理,修訂了《上海市企業國有產權無償劃轉管理辦法》。
二是以產權激勵助力企業創新。開展事前約定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試點,推動技術成果轉移轉化。
三是推動國有創投企業市場化運作。
深化定位、完善功能,著力提升產權市場的服務能力和水平。
一是推動上海聯交所實施“一體兩翼多平臺”發展戰略。指導上海聯交所以服務國有產權交易為主,以金融產權和知識產權交易為“兩翼”,同時發展碳排放權、農村產權、體育產權交易等多元化業務板塊。
二是持續督促上海聯交所規范運營。指導上海聯交所制定修訂內部制度,并定期對交易所業務開展專項檢查。近兩年來,上海聯交所累計實現股權流轉和增資交易452宗,涉及金額867.18億元。
來源: 中國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機構協會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