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企業間又出了大新聞,從前一直恨嫁的百度外賣,終于出嫁了。不過對方卻不是傳緋聞的順豐和美團,而是曾經的競爭對手:餓了么。有人調侃說,餓了么收購百度外賣之后可以改名叫“度子餓了么”,這腦洞也是沒誰了。
聽說餓了么用了8億元買百度外賣,而且這其中還包含一些打包的流量入口資源。不過今天可不是要跟你們討論這個8億訂單,而是趁機跟大家科普一下企業并購的故事。
企業并購動機不“純”
在揭秘企業并購動機之前,先得明確啥是并購:
了解并購的定義后,我們就能來聊聊企業并購的不“純”動機了,之所以說它不純,是因為企業并購可以有各種各樣的動機:
01、通過并購可以獲取競爭對手的市場份額,迅速擴大市場占有率,增強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
02、通過并購獲得企業所需要的產權及資產,實行一體化經營,獲得規模效益。
03、通過收購跨入新的行業,實施多元化戰略,分散投資風險。
04、獲價值被低估的公司,并通過改善其經營管理后重新出售,可以在短期內獲得巨額收益。
隨手一甩就是四條,比如這次餓了么收購百度外賣,就比較符合第一條動機,直接將百度外賣市場份額收入囊中,順便還拿了不少百度老東家的資源。
動機有了,那么企業并購都有哪些方式呢?繼續來看。
企業并購動機不“純”
關于企業并購,各路說法不一,總結了各路消息,得出了這四式秘籍
第一式:資產收購
官方解釋:一家公司以有償對價取得另外一家公司的全部或者部分資產的民事法律行為。
通俗解釋:江湖人稱“整體收購”,這個名字就好理解多了,通俗點理解就是土豪式買買買,A公司買了B公司所有的資產。
案例:海爾并購紅星電器。年輕人可能沒聽說過,青島紅星電器公司曾是我國三大洗衣機生產企業之一,后來在競爭中敗下陣來,帶著全部家當劃歸了海爾集團。
第二式:控股式收購
官方解釋:指公司持有足以控制目標公司絕對優勢的股份,并不影響目標公司的獨立法人地位,其組織形式仍然保持不變
通俗解釋:等于領養了一個小盆友,小朋友有了資本靠山,且仍然可以自由成長,只不過必要時候要“聽媽媽的話”。
案例:阿里巴巴控股UC。一個是馬云爸爸的大財團,一個是瀏覽器中的佼佼者。阿里巴巴曾經擁有UC66%的股權,處于絕對控制地位,只不過后來阿里出手又收購了UC另外三分之一的股權,至此,UC變為了阿里的一個事業群。
第三式:合并式并購
官方解釋:指兩家或兩家以上的公司依契約或法令的條件和程序,通過訂立合并協議,歸并為一個公司的法律行為。
通俗解釋:就好像兩個企業結婚了,從此出現在一個戶口本上,但仍然都有各自的自由空間。
案例:優酷和土豆的聯姻。兩個都是上市企業,達成協議后,土豆毅然退市,將自己的股權換算成了優酷的股權,從此兩家并一家,但是仍然可以各自發展業務。
第四式:授權經營式并購
官方解釋:被兼并方的出資者將被兼并企業全部資產授權給兼并方經營。
通俗解釋:說起來有點悲傷,就是老東家把某個企業的全部資產賣給另一個東家經營了。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
企業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