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
800062360
歡迎訪問混改并購顧問北京華諾信誠有限公司!
北京、上海、重慶、山東、天津等地產權交易機構會員機構
咨詢熱線:010-52401596
投融并購實務
2018-12-27
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國有企業作為一種全民所有制經濟,在我國國民經濟的自主性、重大項目建設、社會責任等方面,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有“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說法。但近年來,隨著新常態經濟的到來,國有企業的發展困境逐步凸顯,迫使國有企業在與民營企業、外資企業的競爭時常常顯得力不從心。為了推動國有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國有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已成為國內外的共識。中美嘉倫作為從事多年服務國有企業的咨詢公司,深感國有企業發展的無力感,特提出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作為共和國經濟的“長子”,國有企業歷經計劃經濟、改革開放、市場經濟、“新常態”等重大變革階段,厚重的歷史,也迫使國有企業承受了各個階段的陣痛,積累了大量的歷史遺留問題。主要體現在四大方面。
一、國有企業官僚主義色彩濃厚。國有企業歷經30多年的計劃經濟時期,保留了大量的計劃經濟痕跡,包括論資排輩,職業發展通道狹窄;行政指令代替民主決策,發展風險巨大;行政職級高于職務等級,處長、科長等稱呼或名頭大量存在。官僚主義導致部分人員懷抱“明哲保身”的思想,做事懶散、惟上馬首是瞻等現象嚴重,阻礙了國有企業的快速發展。
二、國有企業平均主義大鍋飯現象普存。國有企業作為全民所有制企業,存在大量“關系戶”、“釘子戶”,加之國資委對國有企業的嚴格管制,國有企業在分配機制、激勵改革方面普遍實行“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做法,采取薪酬調整、績效考核、福利發放等“一刀切”現象,導致“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嚴重挫傷了部分人才的積極性,助長了歪風邪氣,動搖了國有企業發展的根基。
三、國有企業歷史包袱沉重。國有企業自成立以來,即確立了廠辦大集體的功能,包括從最初的幼兒園到大學、醫院到圖書館,到現在的從扶貧到產業幫扶等社會化職能一應俱全,雖經歷次改革,但仍背負著大量的歷史包袱,加劇了國有的經營壓力,降低了國有企業作為企業的本質功能。
四、國有企業創新機制不足。受到國資委管制、大鍋飯等因素影響,大部分國有企業的首要目標不是發展,而是保值,涉嫌國有企業資產流失的阿喀琉斯之劍高懸國有企業頭上,迫使國有企業不敢創新,也不能創新,導致國有企業創新意識、創新保障等嚴重不足,削弱了國有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
當此之際,國有企業必須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推進內部體制機制改革,建立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中美嘉倫認為國有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需要做好四大方面工作。
一、明確產權歸屬,加快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國有企業應緊緊圍繞黨中央提出的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的歷史機遇,針對部分產權不清晰、代管等資產和股權進行界定,采取整合或劃轉等方式明確產權歸屬,在產權明晰基礎上,積極引入外部投資者,通過出讓股權或增資擴股等方式,建立混合所有制形式的股權結構,通過混合所有制,為國有企業帶來新鮮血液,引入人才、資金、技術等資源,能夠有效提升國有企業的競爭力。
二、完善法人治理,優化頂層設計。國有企業應大力推進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營層及董事長、總經理的責任、權力、利益的劃分,做好責權利相統一,明確股東會的董事會的決策作用、監事會的監督作用、經營層的執行作用,如職責、議事規則等,充分發揮三會一層的功能,推進國有企業的效率提升和科學規范。
三、剝離社會職能,明確企業功能定位。國有企業要加快改革步伐,將原有社會職能通過劃轉、拍賣等方式進行剝離,集中精力于主營業務,大力加快業務發展,建立以業績為導向的經營機制和管理機制,推進企業發展。
四、建立市場化機制,提升企業發展動能。國有企業要積極建立與外部環境變化相適應的機制,包括人才、技術研發、分配等機制,充分調動內部積極性,實現人才“能上能下、能進能出”,技術“能大能小、能高能低”,分配“能多能少、能有能無”等流動循環機制,提升企業發展動能。
綜上所述,隨著新常態經濟的到來,國際經濟形勢日益惡化,國有企業必須緊緊把握轉型升級的歷史機遇,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以應對市場環境的風云變幻,推進國有企業的快速發展。
來源:中美嘉倫管理咨詢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