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預防和減少傷害
建立傷害綜合監測體系,開發重點傷害干預技術指南和標準。加強兒童和老年人傷害預防和干預,減少兒童交通傷害、溺水和老年人意外跌落,提高兒童玩具和用品安全標準。預防和減少自殺、意外中毒。建立消費品質量安全事故強制報告制度,建立產品傷害監測體系,強化重點領域質量安全監管,減少消費品安全傷害。
第四節 提高突發事件應急能力
加強全民安全意識教育。建立健全城鄉公共消防設施建設和維護管理責任機制,到2030年,城鄉公共消防設施基本實現全覆蓋。提高防災減災和應急能力。完善突發事件衛生應急體系,提高早期預防、及時發現、快速反應和有效處置能力。建立包括軍隊醫療衛生機構在內的海陸空立體化的緊急醫學救援體系,提升突發事件緊急醫學救援能力。到2030年,建立起覆蓋全國、較為完善的緊急醫學救援網絡,突發事件衛生應急處置能力和緊急醫學救援能力達到發達國家水平。進一步健全醫療急救體系,提高救治效率。到2030年,力爭將道路交通事故死傷比基本降低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第五節 健全口岸公共衛生體系
建立全球傳染病疫情信息智能監測預警、口岸精準檢疫的口岸傳染病預防控制體系和種類齊全的現代口岸核生化有害因子防控體系,建立基于源頭防控、境內外聯防聯控的口岸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機制,健全口岸病媒生物及各類重大傳染病監測控制機制,主動預防、控制和應對境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持續鞏固和提升口岸核心能力,創建國際衛生機場(港口)。完善國際旅行與健康信息網絡,提供及時有效的國際旅行健康指導,建成國際一流的國際旅行健康服務體系,保障出入境人員健康安全。
提高動植物疫情疫病防控能力,加強進境動植物檢疫風險評估準入管理,強化外來動植物疫情疫病和有害生物查驗截獲、檢測鑒定、除害處理、監測防控規范化建設,健全對購買和攜帶人員、單位的問責追究體系,防控國際動植物疫情疫病及有害生物跨境傳播。健全國門生物安全查驗機制,有效防范物種資源喪失和外來物種入侵。
第六篇 發展健康產業
第十七章 優化多元辦醫格局
進一步優化政策環境,優先支持社會力量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推進和實現非營利性民營醫院與公立醫院同等待遇。鼓勵醫師利用業余時間、退休醫師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執業或開設工作室。個體診所設置不受規劃布局限制。破除社會力量進入醫療領域的不合理限制和隱性壁壘。逐步擴大外資興辦醫療機構的范圍。加大政府購買服務的力度,支持保險業投資、設立醫療機構,推動非公立醫療機構向高水平、規模化方向發展,鼓勵發展專業性醫院管理集團。加強政府監管、行業自律與社會監督,促進非公立醫療機構規范發展。
第十八章 發展健康服務新業態
積極促進健康與養老、旅游、互聯網、健身休閑、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基于互聯網的健康服務,鼓勵發展健康體檢、咨詢等健康服務,促進個性化健康管理服務發展,培育一批有特色的健康管理服務產業,探索推進可穿戴設備、智能健康電子產品和健康醫療移動應用服務等發展。規范發展母嬰照料服務。培育健康文化產業和體育醫療康復產業。制定健康醫療旅游行業標準、規范,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健康醫療旅游目的地。大力發展中醫藥健康旅游。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環的健康服務產業集群,扶持一大批中小微企業配套發展。
引導發展專業的醫學檢驗中心、醫療影像中心、病理診斷中心和血液透析中心等。支持發展第三方醫療服務評價、健康管理服務評價,以及健康市場調查和咨詢服務。鼓勵社會力量提供食品藥品檢測服務。完善科技中介體系,大力發展專業化、市場化醫藥科技成果轉化服務。
第十九章 積極發展健身休閑運動產業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
健康中國 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