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混改并購顧問北京華諾信誠有限公司!
北京、上海、重慶、山東、天津等地產權交易機構會員機構
咨詢熱線:010-52401596
實戰派混改專家
法律法規政策
當前位置:首頁 > 混改智訊 > 法律法規政策
2016-08-09
請用微信掃一掃上面的二維碼打開網址
專欄18 空天探測、開發和利用技術
1.空間科學衛星系列。開展依托空間科學衛星系列的基礎科學前沿研究,圍繞已發射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等任務,在暗物質、量子力學完備性、空間物理、黑洞、微重力科學和空間生命科學等方面取得重大科學發現與突破。研制太陽風—磁層相互作用全景成像衛星、愛因斯坦探針衛星、全球水循環觀測衛星、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衛星等,爭取在2020年前后發射,為在地球空間耦合規律、引力波電磁對應體探測、全球變化與水循環、太陽磁層與爆發活動之間關系等方面取得原創性成果奠定基礎,引領帶動航天尖端技術發展。
2.深空探測。圍繞太陽系及地月系統起源與演化、小行星和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地外生命信息探尋等重大科學問題,以提升我國深空探測與科學研究能力水平為目標,力爭獲取一批原創性科學成果。2018年發射嫦娥四號,實施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著陸巡視探測。2020年完成小行星、木星系、月球后續等深空探測工程方案深化論證和關鍵技術攻關。
3.首次火星探測。圍繞火星環境、地質等研究和生命信息探尋等科學問題,按照“一步實現繞落巡、二步完成取樣回”的發展路線,到2020年發射首顆火星探測器,突破火星環繞和進入、著陸與巡視核心關鍵技術,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火星環繞和著陸巡視探測,開展火星全球性、綜合性的科學探測,高起點完成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實現我國月球以遠深空探測能力的突破。
4.地球觀測與導航。突破信息精準獲取、定量遙感應用等關鍵技術和復雜系統集成共性技術,開展地球觀測與導航前瞻性技術及理論、共性關鍵技術、應用示范等技術研究,為構建綜合精準、自主可控的地球觀測與導航信息應用技術系統奠定基礎。
5.新型航天器。突破分布式可重構彈性空間體系與技術體制、分布式可重構航天器協同測控和能量傳輸等關鍵技術;加強超強性能航天器平臺、可維修可重復使用衛星、空間機器人等技術研發;面向下一代新型空間系統建設,開發智能高品質新型衛星平臺等。推進我國空間體系戰略轉型、空間探測新機制、空間技術前沿理論與自主核心技術發展。
6.重型運載火箭。圍繞深空探測、載人登月等大規模空間活動任務需求,研制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百噸級重型運載火箭,2020年前突破10米級大直徑箭體結構、500噸級液氧煤油和220噸級液氫液氧兩型大推力火箭發動機等核心關鍵技術,確定合理可行的總體方案。全面開展工程組織實施,帶動一系列高新技術集群突破。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
國務院印發 國家科技創新 規劃 十三五
推薦文章
關注我們
掃一掃,更多混改資訊
QQ客服
800062360
服務熱線
010-52401596
微信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