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優質資產、優勢企業首選資產證券化方式推混改。通過IPO、并購重組、發行債券等方式,推動社會資本參與國企混改。截至目前,市屬國有企業控股上市公司14家、資產總額1.6萬億元,資產證券化52%。
二是商業類企業探索集團層面混改。對主業處于充分競爭性領域的集團公司,優先開展集團層面混改試點。市國資委監管企業中,7戶實現集團層面混合所有制,4戶推進引入戰略投資者混合所有制改革。
三是困難企業通過轉讓股權、增資等方式引入非公資本推混改。2019年以來,市屬國有企業公開轉讓產權26宗、增資2宗,轉讓收益7.02億元,引入社會資本90.96億元。
四是部分基礎條件充分子企業,探索員工持股激活混改機制。在人才資本和技術要素貢獻占比高的企業開展骨干員工持股試點,激發企業活力。
來源:重慶國資委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
混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