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國資委有關負責人接連會見互聯網企業家、鼓勵央企與互聯網公司深化務實合作、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創新。國資委官方微博稱,“央企 互聯網”是國企混改模式之一,社會各界比較看好這種以改革培育新動能、以合作推動新發展的互利共贏之舉,并不是所謂的“公私合營”。
天津國資研究院院長助理邢倩倩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央企 互聯網”這種國企混改新趨勢,對雙方來說都是共贏發展的,是優勢互補、產業協同的體現。對于央企來說,借助互聯網企業的技術優勢和創新優勢,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領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能夠加快央企的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同時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新舊動能的接續轉換,有效提升央企效率和活力。
從國資委公布的領導活動來看,7月31日,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郝鵬在國資委會見了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一個多月前的6月16日,郝鵬在國資委會見了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一行。而在此期間,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資委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19世界工業互聯網大會在成都舉行。國資委副主任趙愛明在出席會議時表示,國資委將指導中央企業和地方國有企業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扎實推進中央企業工業互聯網融通平臺建設,加快企業數字化轉型步伐,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認為,“央企 互聯網”是央企混改的一個明顯趨勢。整體上看,互聯網企業的技術優勢和創新能力,有助于央企能夠加快實現從“工業革命”到“信息化革命”的產業升級。而互聯網公司則可以撬動龐大的央企資本,進入新的產業領域,更好地發揮其技術和創新能力。
就以本輪央企集團層面的混改標桿——中國聯通為例。在中國聯通的混改方案中,引入的戰略投資者就包括騰訊、百度、京東、阿里巴巴等互聯網企業。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法律研究部副主任石立娜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透過中國聯通的混改方案來看,除了有緩解建網資金壓力、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等原因外,通過與互聯網企業在業務層面形成戰略合作,有利于打造新的商業模式。如中國聯通在銷售渠道觸點方面,與騰訊、阿里、京東、百度等開展線上合作,首創電信企業與互聯網企業低成本獲取用戶的融合營銷新模式;在新零售體系方面,與阿里、京東和蘇寧在上海、廣東等地開展新零售門店試點,日均客流量、發展量及商品銷量提升顯著。
來源:經濟參考報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
混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