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
800062360
歡迎訪問混改并購顧問北京華諾信誠有限公司!
北京、上海、重慶、山東、天津等地產權交易機構會員機構
咨詢熱線:010-52401596
國企混改資訊
2019-07-11
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黨的十九大確定的重大任務,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舉措。
混合所有制經濟本質上是不同所有制資本的融合與混合。改革開放以前,我國實行“一大二公”的計劃經濟體制,全民所有制與集體所有制一統天下。到1978年,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已達到56%,集體經濟占43%,非公有制經濟只占1%。
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深化和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我國所有制結構逐步調整,特別是明確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進而提出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后,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的混合越來越頻繁,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逐步加快。
在混合所有制經濟的發展進程中,我們黨和國家對有關所有制論斷和基本經濟制度的認識不斷深化,對混合所有制經濟所體現的資本融合、機制活力和市場競爭力的認識也越來越清晰。黨的十四大明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后,關于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思想日益明晰,實踐也愈發深入。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闡述了市場經濟條件下以股份制為特征的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指出“隨著產權的流動和重組,財產混合所有的經濟單位越來越多,將會形成新的財產所有結構”。黨的十五大確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第一次提出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概念,指出“公有制經濟不僅包括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還包括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黨的十五屆四中全會進一步提出“積極探索公有制的多種有效實現形式”,指出“國有大中型企業尤其是優勢企業,宜于實行股份制的,要通過規范上市、中外合資和企業互相參股等形式,改為股份制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
黨的十六大提出“除極少數必須由國家獨資經營的企業外,積極推行股份制,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要適應經濟市場化不斷發展的趨勢,進一步增強公有制經濟的活力,大力發展國有資本、集體資本和非公有資本等參股的混合所有制經濟,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使股份制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黨的十七大提出,“以現代產權制度為基礎,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隨著理論的深化和政策的完善,我國混合所有制經濟加快發展。以中央企業為例,到黨的十八大召開之前,中央企業及其所屬子企業半數以上實行了股份制改造,這些股份制企業大都是混合所有制企業。
黨的十八大以來,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被放到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要求“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并指出“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在2016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強調:“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要按照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的要求,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領域邁出實質性步伐”。黨的十九大報告進一步指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按照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從2016年起,國家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重要領域開展混改試點。這些領域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資產數額巨大,既有很大發展成就,又有相當改革潛力。這些領域,有的涉及自然壟斷,有的行政壟斷色彩較濃。在這些領域,開放競爭性業務、破除行政壟斷、打破市場壟斷,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網運分開、特許經營,是改革的主要任務;允許乃至引入更多的非公資本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實現改革任務的有效途徑。2019年5月17日的公開消息顯示,在已經推出3批50家重要領域的混改試點的基礎上,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審議通過了第4批混改試點名單,試點企業共160家。
來源:中美嘉倫管理咨詢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