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東航物流設定的混改“三步走”策略,目前該公司已經進入最后一步改制上市階段。北京商報記者獲悉,近2019年7月8日東航物流已向中國證監會遞交招股書,擬向A股沖刺。此前,東航物流在東航混改“三步走”策略中,已經邁出了股權轉讓、增資擴股這前兩步,但物流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該公司能否保持持續競爭力還有待觀察。
東航物流招股書顯示,2016-2018年,東航物流的營收分別為58.37億元、75.45億元、107.45億元,凈利潤分別為3.45億元、7.11億元、10.83億元。東航物流此次募集資金共24.06億元,分別用于浦東綜合航空物流中心建設、全網貨站升級改造、備用發動機購置、信息化升級及研發平臺建設。值得注意的是,聯想控股(港股03396)為東航物流第二大股東,本次發行前持有東航物流20.1%股份,發行后持有18.09%股份。
作為第一批國企混改試點以及民航領域的第一家混改試點企業,東航集團旗下的東航物流,其混改的一舉一動備受外界關注。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早于2016年底,東方航空就將其所持有的東航物流100%股權,以24.3億元價格轉讓給控股股東東航集團下屬全資子公司東方航空產業投資有限公司。2017年6月,東航物流有限公司(東航物流前身)、東航產投、聯想控股、珠海普東物流、天津睿遠、德邦股份及綠地投資公司還共同簽訂了《增資協議》,約定東航物流有限公司新增注冊資本人民幣2.79億元,引入非國有資本進行增資擴股,此舉也被看作是東航集團為東航物流設定混改方案的“第二步”。
目前,東航物流正緊鑼密鼓地推進第三階段改制上市工作,不過,招股書也提到,航空物流行業為充分競爭行業,市場內各航空物流公司在航線、貨物等資源方面,均展開直接競爭。
2018年,除了東航,包括南航、國航等在內的各大航空公司都將“混改”提上了日程。2018年8月,國航將所持的中國國際貨運航空有限公司51%股權轉讓給中國航空資本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不再持有國貨航任何股權;當年10月,南航還成立了南方航空貨運物流有限公司,試圖進一步分羹航空物流市場。
談及航空物流市場發展,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東航物流等航空物流企業,在一定程度上不像順豐、郵政航空有全流程物流服務體系,貨源抓取上缺乏前端抓手,存在貨值優選和集貨能力的問題,因此,像一些大包裹快遞、冷鏈等高附加值業務方面導流比較有限。此外,由于我國民用機場又呈現東部多、西部少的情況,各家航空公司在航線布局上又各有側重,因此航空物流企業就沒法做到雙向對流,航空物流的利用率也會打折扣。亦有業內人士表示,東航物流混改后引入非國有資本,加上近年來業績持續向好,也給予了市場想象空間。上市后該企業是否會成為業界的一匹“黑馬”,還需時間來給出答案。
來源:北京商報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
混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