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近期表示,第四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企業總數量共160家。而自2016年推出“重要領域混改試點”以來,至今三批試點合計僅50家。從50家到160家,重點領域混改試點企業規模迅速擴大。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周麗莎對表示,這既是切實落實今年政府工作報告要求,也是混改領域逐步擴大后的必然。
按照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的要求,要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周麗莎對記者表示,從不同主體區分,混改主體包括四類:一是通過開展集團層面的股權多元化工作;二是積極推進處于充分競爭領域的商業類企業開展混改;三是積極推進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和運營公司所出資企業,主業處于競爭性領域的商業類國有企業,符合條件的“雙百行動”企業,世界一流企業符合條件的子企業積極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四是進一步推動重點領域混合所有制企業改革。推進混改工作已經全面開花。
目前備受市場廣泛關注的第四批混改試點屬于推動重點領域混合所有制企業改革的范疇。自發改委2016年推出首批重要領域國企混改試點以來,主要圍繞石油、電力、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七大領域開展混改工作。至今已經推出第一批試點9家,第二批試點10家,第三批試點31家。
重點領域混改工作的步子越邁越大。周麗莎透露,第四批混改試點企業規模之所以可以實現量的跨越,混改領域突破是重要因素。
根據發改委披露信息,從行業上看,既有傳統制造業領域,也有互聯網、軟件及信息技術服務、新能源、新材料和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試點企業。
此外,第四批混改試點企業中,地方企業出現了一級企業參與試點。“這意味著地方混改試點力度更大,參與試點的競爭性行業企業更多。”周麗莎說。
發改委披露信息顯示,中央企業主要集中在二、三級企業。其中,二級企業55家,三級企業50家;地方企業則以一、二級企業居多,其中一級企業14家,二級企業32家。
前期,格力集團轉讓15%股權,打響了“國企混改3.0”時代的第一槍,二級市場也予以積極回應。同時注意到,在二級市場方面,隨著混改消息逐步釋放,對不同公司,市場反應各不相同,央企國企改革概念暫時并未成為熱點板塊。
中信建投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張玉龍表示,目前投資者對國企改革概念股票看法比較理性,更看重改革是否能夠給企業帶來資金、技術支持,有效改善經營機制,帶來經營效力優化。
周麗莎也表示,從國資委的角度,一直強調注重改革的最終目標,是要提高國有資本運營效率和企業經營效率,加快實現提質增效、轉型升級,要按需分類分層有序推進。
來源:同花順財經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
混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