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的混改帷幕已經拉開,格力混改或將成為新樣板,也將對競爭性領域國企混改有標桿性意義。
2019年4月16日前格力電器發布公告稱,大股東格力集團擬通過公開征集受讓方的方式協議轉讓其持有的格力電器總股本15%的股票。如果接盤方為民間資本,那么格力電器將不再是國資控股。
16日,國資委秘書長彭華崗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對于處于充分競爭領域的商業類企業,國有資本可以絕對控股,可以相對控股,也可以參股。商業類企業混改的審批權限,地方國有企業是由地方政府審批。
“我們認為,只要是有利于企業的持續穩定發展,有利于企業市場競爭力的提高,有利于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有利于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應該說我們都支持。”彭華崗說。
海通證券首席宏觀債券分析師姜超在最新研報中表示,地方國資委減持格力股份,標志著國企混改步入3.0階段。未來國企改革的結果都將是以退為進——國企以國資之退,換民資之進;國資以管企業之退,換管資本之進。
姜超進一步分析,國企混改1.0階段,國資占比仍在50%以上;2.0階段,國資占比降至50%以下,但仍是第一大股東和實控人;本次格力股權轉讓,或導致大股東和實控人變更,意味著混改3.0階段有望到來。國資從獨資到絕對控股,再到相對控股,最后到非控股的轉變,與“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并不沖突,而是有序推進從管企業到管資本的轉變。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表示,有進有退,是國有資本經濟布局與結構調整一個基本趨勢。不追求控股,不追求控制權,將是推動完全競爭領域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個突破口。
對充分競爭行業的國有企業實施進一步混改,這也符合國家政策導向。目前,商業一類中央企業的混改比例已超過70%,其中建筑、房地產、制造、通信、批發零售等5個行業混改戶數占比分別達到了87%、80%、75%、74%和72%,中央企業四級及以下子企業超過85%實現了混改。
李錦表示,如果格力混改成功,將成標志性事件,不僅對同行業的長虹、海爾、海信有影響,而且對更多的完全競爭性企業有影響。
姜超也認為,本次珠海市國資委戰略性減持格力電器,是推動國有企業改革向“管資本”轉變的關鍵舉措,這對廣東省乃至全國進一步實施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都有借鑒意義。
混改作為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正在加速推進。在今年的博鰲亞洲論壇上,國資委主任肖亞慶表示,混改是國企改革的突破口,一定要擴大,一定要深化,一定要繼續走下去;并強調混合所有制不是“誰占誰的便宜”,而是相互融合、共同發展。
2016年以來,國家發改委會同相關部門,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7個重要領域開展混改試點,已先后推出三批共50家示范項目,鼓勵社會資本進入,推動混改企業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
在前三批試點加速落地的基礎上,第四批試點企業名單呼之欲出。彭華崗稱,重點領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經有三批50戶,第四批名單已經初步有了,在履行有關程序,超過100戶的第四批企業也在推進重點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
彭華崗表示,下一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要深化混改的內涵,要更加注重改革的質量和效果。要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真正推進企業內部經營機制的轉換,隨著股權結構的調整,使治理結構更加科學,經營機制更加高效靈活,這方面的工作要下更大的功夫,包括職業經理人制度,包括中長期激勵,包括市場化、差異化的薪酬等等。
來源:第一財經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
混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