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混改可謂近年改革的重頭戲,“南北船”、格力電器因國企改革概念在資本市場遭到熱捧,也引發廣泛關注。
格力電器2019年4月8日晚公告,控股股東格力集團擬通過公開征集受讓方的方式協議轉讓公司15%的股份,轉讓完成后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可能將發生變更,而格力集團正是珠海市國資委全資控股企業。另據報道,厚樸投資考慮組建財團出價收購格力電器15%股份。受此影響,格力電器復牌后連續兩個交易日漲停。
無獨有偶,剛剛復牌的“北船”中國船舶和“南船”中船防務也連續漲停,二者回應媒體稱,將分別按照船舶制造平臺、動力平臺進行資產整合。
國資混改肇始于2015年,當時下發了《國務院關于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意見》,隨后諸多混改政策陸續出臺,混改也穩步推進。2019年兩會期間,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表示,中央企業仍存在資源分散、主業不突出的現象,也存在某個專業上同質化競爭、無序競爭的問題,今年將加大結構調整力度,積極穩妥推進各領域戰略重組和資源整合。
“南北船”整合正是基于這樣的初衷,二者通過資產重組、股權并購、業務調整等方式進行重組整合,逐步消除旗下業務同業競爭問題。同時,這也是深化國企改革提高資產證券化率和市場化的題中之義。
對于格力集團而言,本身是充分競爭行業和領域的商業類國有企業,也是優質資產,混改有著標桿性的意義。具體而言,通過引進戰略投資者,在混改過程中深入推進三項制度改革,構建市場導向的選人用人和激勵約束機制等,有利于格力建立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和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同時,充分發揮與戰略投資者協同作用,推動產業鏈、價值鏈關鍵領域業務重組整合,實現布局結構調整、商業模式創新,從而提升企業發展質量和經營效益。
換言之,可通過此次混改放大國有資本功能,隨著國有資本的不斷投入和退出,引進和培育一批又一批的優質新興企業,加快地區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實質上,新一輪的國資混改,集中在如何有效強化和放大國有資本功能這一焦點上,是國有資本面向企業外部和社會資本,謀求企業發展和資本集中、重組、擴張的改革。即通過國有資本和社會資本的相互結合,放大國有資本的功能,同時也為社會資本進入國有經濟傳統領域打開大門。
這也凸顯了國資混改的目的,就是要通過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提高國有資本配置效率,同時大力支持和帶動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實現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國資混改的過程也是國企和民企相互學習的過程。
這一過程中,充分發揮社會資本的優勢十分重要。對國企來講,在金融信貸等資源占用方面有比民企更多的優勢,劣勢是不如民企運作機制靈活務實。而混改目的是通過引進民企的市場化機制,讓國企成為市場競爭的真正主體;通過混改形成新的所有制結構,激發其企業家精神,做活國有經濟存量;通過混改,也為民企提供更多的產業介入領域和更大的市場空間,推動中國經濟在更大的資源配置空間上創新發展。
所以,基于混改目的在于讓國企更具市場活力,未來應該讓社會資本進駐后具備話語權,并充分發揮協同效應,共同將企業做大做強做優。
來源:第一財經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
混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