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
800062360
歡迎訪問混改并購顧問北京華諾信誠有限公司!
北京、上海、重慶、山東、天津等地產權交易機構會員機構
咨詢熱線:010-52401596
國企混改資訊
2019-03-18
“股改上市并不是國有銀行改革的終點,它只是大型商業銀行改革的新起點。當前,大型商業銀行正處于經濟周期、行業周期、科技周期三期疊加的特殊階段,面臨一系列重大挑戰,改革還任重而道遠。”SFI理事長、中國-中東歐基金董事長、工商銀行原董事長姜建清近日在“CF40·孫冶方悅讀會”上表示。
翻開這部股改史,國有大行實現從質量洼地到質量高地的轉變,不良貸款率從20%左右下降至2017年的1.56%,撥備覆蓋率從不到20%提升至171.5%;2005~2017年,五家大型商業銀行利潤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8.7%。
“不同的時期面臨的主要矛盾、問題和環境不一樣,當下金融科技快速進步,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國際金融市場具有高度共性,全球金融監管強化,都在迅速改變著銀行業經營的生態環境。改革開放必須是一個持續的、動態的過程。” 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表示。
下一步,商業銀行將進一步推進銀行治理體系改革,積極改善大型商業銀行的法人治理結構,國有銀行可以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
年均復合增長率18.7%
在我國,商業銀行貸款成為社會融資主渠道后,不良貸款也伴隨出現,到1996年,四大國有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在20%以上。國有銀行股改,被形容成沒有退路的“背水之戰”和“一場輸不起的改革”。
“2002年初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做出了‘對國有獨資商業銀行進行股份制改造’,‘具備條件的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可改組為國家控股的商業銀行’,‘條件成熟的可以上市’的重大決策,決定背水一戰,徹底解決國有銀行的體制問題和不良資產高企、競爭力低下問題。”姜建清回顧道。
數據顯示,大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從股改前的20%左右下降至2017年的1.56%,撥備覆蓋率從不到20%提升至171.5%;2005年至2017年間,五家大型商業銀行資本凈額從1萬億元增長至8.66萬億元,增長超7倍。
從利潤來看,2005年~2017年,五家大型商業銀行年創利規模從1226億元增長至9800億元,增長了7倍,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8.7%。
潘功勝表示,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的時間窗口選擇是十分正確的。如果放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后,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很可能會遙遙無期。2010年,農業銀行完成了股改上市。在此之后,國內外資本市場對于大型商業銀行上市的發行窗口已經基本關閉。
深化國有銀行改革
姜建清表示,股改上市并不是國有銀行改革的終點,它只是大型商業銀行改革的新起點。當前,大型商業銀行正處于經濟周期、行業周期、科技周期三期疊加的特殊階段,面臨一系列重大挑戰,改革還任重而道遠。
“大型商業銀行要深入研究統籌支持實體經濟與推動金融創新的關系;堅定不移抓好風險管理;穩步推進國際化、綜合化、信息化改革。”姜建清稱。
如何深化國有銀行的改革?證監會原主席肖鋼認為,首先,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落實新發展理念。國有銀行需要全面轉變經營管理理念,從追求速度轉向追求質量,并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把金融資源引到實體經濟、小微企業和民營經濟的發展中。
其次,進一步推進銀行治理體系改革。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可以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試點既可以在集團層面進行,也可以在大型商業銀行下面選擇一些子公司或者事業部制進行,以吸引民營資本包括國外資本共同規范公司治理機制;改進業務治理體系,現在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業務越來越復雜,既有事業部制,也有專營部門,還有子公司和分支機構,協調推進這些業務條線,促進他們轉型升級;強化風險管理和內控機制。
再次,加快走出去,增強國際競爭力。國有銀行應該適應新的形勢、新的任務,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布局海外市場,提升全球服務能力,全面構建走出去的金融服務體系。通過國有商業銀行走出去,也能深入推動跨境人民幣業務發展,助推人民幣國際化。
“積極改善大型商業銀行的法人治理結構,正確處理商業銀行與各方面關系。到2017年底,在五家銀行的凈資本中,國有資本占比平均為68%,有的銀行高達85.2%。建議繼續適當降低國有股比例。政府部門通過董事會體現國有股所有者的意愿,但不可直接干預上市公司的業務經營。” 人民銀行原行長戴相龍稱。
此外,戴相龍還稱,應提高大型商業銀行綜合服務功能。2017年,在美國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美國銀行四大銀行控股集團中,投資銀行業務收入占集團總收入比例平均為32%。加上其他非銀行業務,非銀行金融業務占比更高。而我國四大銀行的非銀行金融業務總資產,占全行總資產比例平均只有5.1%。
戴相龍建議,大型商業銀行除了在香港成立國際控股公司從事投行業務外,可支持大型商業銀行兼并收購境內中小型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在非銀行金融業務收入占全行比例超過15%后,把大型商業銀行改為大型銀行控股集團。
來源:第一財經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