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混改是今年改革的重頭戲,在中國聯通、中鐵總公司等央企相繼取得突破性進展后,臨近年末,各地國資混改密集進入沖刺階段。近日,浙江、山西、陜西、廣州等地紛紛推出混改項目或召開相關會議推進改革。
以浙江為例,12月7日在杭州集中推介40個混改項目,以吸引各類社會資本積極參與國企改革和浙江經濟建設,涉及交通、能源、環保、化工、機械、建筑、金融等多個領域,包括物產中大、浙江省鹽業集團等企業,預計將引入社會資本超400億元。
混改大潮涌進之際,最令國人關注的莫過于如何讓國企在混改之后更有活力、更具市場競爭力。甚至有觀點認為,國有資本在混改比重當中最好不要超過50%,也就是說不再是國有資本控股,這樣混改后的企業效率和市場化都會更好一些。
且不論限定國資占比可行性,但混改的目的無疑是通過引進民企的市場化機制,讓國企成為市場競爭的真正主體;通過混改形成新的所有制結構,激發其企業家精神,做活國有經濟存量;通過混改,也為民企提供更多的產業介入領域和更大的市場空間,推動中國經濟在更大的資源配置空間上創新發展。
從國企和民企各自的優勢來看,近年中國在高鐵、特高壓輸電、核能、航天等產業和基礎設施領域,技術創新和突破舉世矚目。這些產業都是國家主導和國企運作,因為需要持續大規模投入,且其產出具有明顯的公共產品屬性和公共服務功能。這些領域的創新和成就,更多是政府舉國之力投入的結果。
與國企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民企經過多年的改革發展,其市場化的內生增長機制非常突出,在就業貢獻、稅收收入貢獻、創新研發專利申請等方面都超過國企,展現出巨大的市場活力。
因此,基于混改目的在于讓國企更具市場活力,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就顯得十分重要。除了少數影響重大的領域,混改社會資本持股應該全面放開,且國資、民資應該共同朝著追求企業發展與股東利益最大化的現代經濟制度前行。
以中鐵總公司混改為例,吉利、騰訊43億元接手中鐵總公司動車網絡49%股權,將聯合運營高鐵WiFi。未來,應讓社會資本可獲取更多的股份,且在經營活動中有更大的話語權。
中央提出國企混改的初衷,也是激勵民間社會資本參與國企的投資,激勵民營企業家參與國企的經營管理,形成一場國企和民企共贏的大戲。所以在混改過程中應盡量減少行政化干預,讓混改更加市場化,其中資本市場并購就是混改市場化的重要途徑。
資本市場除了可以為企業上市融資,也有并購、重組功能。當前應進一步轉變觀念,在依法規范資本市場的同時,推動民企通過資本市場的舉牌增持,進而參與或入主國企,推動國企混改,走出一條可行的混改市場化有效路徑。而且,這一進程遵循了市場化的機制與原則,通過資本市場并購重組實質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企業家精神和企業活力能夠得以多路徑、全方位的實現。
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國企發展走到了關鍵節點,通過混改可以讓原本國資控制的領域迸發能量,為中國經濟增添動能。而這其中,既需要社會資本參與,更關鍵的是讓后者有話語權,以發揮民企在市場活力方面的重大優勢。
來源:第一財經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
國企混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