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據國務院國資委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介紹,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近期專門召開會議進行了討論,并將發布有關政策文件。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還注意到,從行業分布上看,目前“混合程度”位列前五的行業依次是房地產、建筑、建材、通信、礦業等,混合所有制企業戶數占比分別為88.3%、86.3%、78.3%、77.9%和76.8%。而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等部分央企傳統“勢力范圍”,混改尚待取得實質性突破。
彭華崗表示,下一步將按分層分類的原則加快推進混改:積極推進主業處于充分競爭行業和領域的商業類國企混改,有效探索重點領域混改;在引導子公司層面改革的同時探索在集團公司層面推進混改。
混改全面深化后的“痛點”在哪兒?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認為:“如何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把龐大的社會資本撬動起來、融合進來,與國企共同組成‘聯合艦隊’參與國際競爭,是國企混改實現突破的重要方向。”
業內人士認為,特別需要重視的是,沒有觸及深層結構的混合所有制,并不能與治理體系的改善和效率的提高畫上等號。
以中國聯通為例,混改前該公司已經在A股和H股上市,引入了大量境內外投資者,事實上已經屬于混合所有制企業,為何依然被納入混改試點?
“(混改后)聯通最大的變化是公司治理結構不再是‘一股獨大’,最核心的變革就是讓有話語權的股東進入公司,避免出現內部人控制或內部人說了算,切實保護了小股東利益,使得公司更加市場化。”中國聯通董事長、黨組書記王曉初坦言,“這些看似變化很小,但對央企來說,已經邁出了很大一步。”
業內人士認為,王曉初們的實踐再次證明,如何讓有話語權的非公資本介入央企陣營,給經濟體量上的龐然大物帶來轉型的活力和新意,是進一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題中應有之義。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
混改全面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