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述使命與股東結構基礎上,國調基金如何平衡央企使命與市場化收益?
按照國資委的要求,國調基金投向央企和重點地方國有企業的比例需達到80%左右。經濟觀察報獲悉,國調基金成立近一年來,投向央企的項目占比在70%左右,截至目前,基金已經完成(含已簽約)項目投資15筆,合計簽約金額超過490億元,其中國有企業項目占比超過90%。已完成交割和近期擬完成交割的項目近300億元。
上述聯通和中糧資本的混改項目,便是國調基金履行使命的體現之一。除此以外,在90%的投資占比里,國調基金還充當著國企脫困的幫手。
國調中鋁銅產業發展基金項目便是一個例子。據悉,國調中鋁銅產業發展基金總規模30億元,結構調整基金與中鋁公司分別出資22.5億元和7.5億
元。朱碧新對經濟觀察報記者透露,按照純市場化投資回報測算,這個項目的年化收益率不一定能達到投資門檻,但是在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中,在“去產能”的大背景下,部分企業出現資本結構不合理,甚至出現債務危機。結構調整基金如果能通過股權投資或者提供委托貸款,幫助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的國有企業降低負債率,改善資本結構,引入良好的市場化機制,促進企業進行行業資源整合,從而幫助企業順利渡過難關。
至于達不到投資門檻的部分,經濟觀察報獲悉,國調基金會通過一些市場化項目所賺的錢,或者其他辦法來進行貼補,這也反過來印證了國調基金央企使命與市場化投資雙重并進的操作思路。
花落京東
除去國資委要求的80%投向央企和重點地方國有企業,具備市場化特色的國調基金,同步在爭取合適的民營資本項目。
京東金融項目便是一個例子。經濟觀察報獲悉,國調基金投資該項目金額6.73億元,獲得京東金融1.72%的股權。
朱碧新表示:“投京東金融也是符合結構安排的,這個基金最大的概念,便是市場化機制和推動央企布局結構調整的使命同步進行,從比例劃分上看,會有20%左右的資金投入到市場化項目中,比如先進的行業和產業市場化項目,這是我們投京東金融的原因。”
他認為,該項目是當前金融科技行業中最受關注的項目,結構調整基金參與有助于基金品牌在市場中的宣傳。其次,通過投資互聯網金融行業領先企業,結構調整基金將有效促進國有資本對“金融+互聯網”這一新的商業模式進行提前布局。同時,基金未來可以利用互聯網經濟領域這一重要資源,促進基金與其他國企合作。
除去京東金融,8月28日,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官方消息,日前,國調基金已經完成了對中車環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車環境”)股權投資,總投資額3.5億,成為中車環境第二大股東。
為何會選擇中車環境?國調基金的判斷是,作為中國中車集團公司的二級公司,中車環境具備滿足國內多環境、多地形、不同氣候特征的水環境綜合治理能力。未來,中車環境將繼續提供專業的環境技術解決方案和高端環保裝備,打造環保產業綜合發展平臺。
朱碧新認為,本次參與中車環境的設立,是基金參與中國中車存量資產盤活,資產布局優化的重要舉措,也是基金布局環保行業重要組成部分。除了中車集團以及中車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出資之外,基金與其他社會資本方共同出資,有助于中車環境形成合理的股權構架,堅持市場化運作,保障中車環境具備較強的資源整合能力。
其實,國調基金的市場化特性,并不只是體現在項目中,經濟觀察報獲悉,完成上述一系列項目的內部團隊,在人員構成和薪酬激勵層面,也在向市場化靠攏。
誠通基金管理公司總經理魏然表示:“我招的人全是市場化的人,比如從一些投行、中投、光大等銀行,以及硅谷回來的人才等等選來的,員工薪酬方面也在朝著市場化的方向去走,這點得益于國資委和誠通集團在這一輪改革中思想很解放,也就是市場化運營,專業化管理。”
經濟觀察報獲悉,目前國調基金的團隊人員在50人左右,成立之初時,基于推動央企布局結構調整的使命所需,管理層將團隊分成了投資一部、投資二部,任務分配上,將當時的百余家(目前經過重組整合是百家之內)央企平均分配,投資一部和投資二部分別接手50家左右的央企,負責行業研究、長期跟蹤和項目儲備。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
國調基金 混合所有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