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8日,由東北大學、遼寧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遼寧省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和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主辦,中國東北振興研究院承辦,中日韓合作秘書處作為支持單位的2021“東北亞區域合作論壇”暨“東北振興論壇”在沈陽東北大學成功舉辦。來自全國政協、中央和國家部委的領導,國家級智庫、東北地區高校、科研機構和日韓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來自新華社、中新社、遼寧電視臺、遼寧日報、沈陽日報等媒體代表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參與此次論壇。
以下為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占斌發言實錄。
最近,國務院批復了《東北全面振興“十四五”實施方案》《遼寧沿海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規劃》等重要文件,為東北振興點燃了新的引擎,帶來新的機遇。實踐證明,改革是東北振興的根本出路,開放是東北振興的最大機遇。
東北要振興,必須實現體制機制的創新,特別是國有企業改革,要走出新的道路。因此,建議在東北地區可以設置混合所有制改革綜合試驗區。
在東北地區設立混合所有制改革綜合試驗區,有可能起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東北振興以來,仍然存在很多問題。特別是東北國有企業需要有更大的活力,而民營經濟需要更大的發展。這些問題有可能通過加快東北地區混合所有制改革進程而走出新路。
實行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要開放,在全國或者整個市場上配置資源,同時也有可能增加新的資源。從本質上看,東北地區設立混合所有制改革綜合試驗區可以有效釋放國有經濟改革紅利。混合所有制改革最大可能地吸引國際國內新的高端生產要素,盤活區域內原有中低端生產要素,激活“休眠資源”,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這是東北地區國有企業改革很重要的因素。
從實施層面來看,一要制定整體的實施方案,做好頂層設計。建議由國務院牽頭,國家發改委組織國資委等有關部委、東北各地發改委、國資委進行深入調查研究、周密論證、科學設計,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二要大力進行體制機制創新,創造寬松的體制機制環境。在解放思想的氛圍中深入推進東北國有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投資、金融、土地、科技、人力資源、數字資源、社會保障等配套措施,為混合所有制改革創造有利條件;三要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的外部條件,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東北很多民營企業特別希望跟東北大型國有企業進行產業鏈合作。但是,東北很多大中型國有企業產業鏈配套多是在其他省,包括浙江、江蘇和廣東的一些企業,而東北地區的民營企業由于處在中低端,與東北大中型國有企業配套整合能力比較差。要著力構建東北地區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健全產權流動保護的法律體系,優化發展混合所有制營商環境。提升民營企業的管理現代化和治理結構規范化水平,增強與國有企業聯姻對接、交叉融合的能力;四要創新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的路徑,推進東北地區國有資本多元化進程。以混合所有制改革綜合試驗區為契機、為平臺,向世界開放,互聯互通,積極引進社會資本和外資。同時,也要適當降低和放寬國有經濟股權“門檻”,盤活“混改”的資金池,有利于帶來增量資本,也有利于帶來新的技術、新的業態,和新的生產方式。混合所有制改革既符合國家改革的實際情況,也可以更好地鞏固社會主義的基本經濟制度,從道理上、意義上和實踐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來源:中新網遼寧新聞 2021年11月3日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
混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