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
800062360
歡迎訪問混改并購顧問北京華諾信誠有限公司!
北京、上海、重慶、山東、天津等地產權交易機構會員機構
咨詢熱線:010-52401596
國企混改資訊
2021-09-08
國企混改可以通過與民營企業“混”資本,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實現“改”機制,增強企業的活力。而上市本身就是國企常見的混改路徑之一,這種方式公開透明,且有利于資本升值和套現,比較容易吸引戰略投資者。
2021年,國企改革進入倒計時,改革思路越來越清晰,改革體系越來越完善,改革步伐也越來越快。
9月3日第四屆中小投資者服務論壇上,國務院國資委產權管理局副局長謝小兵表示,下一步國資委將繼續支持中央企業培育優質資產,并通過IPO、資產重組等方式向上市公司匯聚;加大專業化整合力度,持續優化上市資產運營質量和產業布局。推動一批中央企業科技創新的“尖兵”在科創板上市,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此外,謝小兵還表示,支持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引入持股5%以上戰略投資者作為積極股東參與公司治理,創新、探索適應于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治理機制。支持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綜合運用股權激勵等手段,促使骨干員工與企業形成利益共同體,激發發展活力。
此前,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以視頻方式召開推動混合所有制企業深度轉換經營機制專題推進會。會議指出,提出各級國資監管機構和廣大國有企業應堅持“三因三宜三不”原則,通過增資擴股、改制上市、并購投資、合資新設、產權流轉等多種方式,積極穩妥、分層分類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穩步推進混改工作。
與此同時,有消息稱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實施意見正在制定中,將分層分類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重點放在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出資企業和商業類子企業上。此外,深化重要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及時總結推廣經驗。
對此,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研究院吳剛梁表示,國企混改可以通過與民營企業“混”資本,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實現“改”機制,增強企業的活力。而上市本身就是國企常見的混改路徑之一,這種方式公開透明,且有利于資本升值和套現,比較容易吸引戰略投資者。
混改上市成國企混改主要方式之一
據了解,中國建材集團作為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試點企業,近年來一直在積極穩妥的深化股權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據其年報顯示,2020年中國建材集團以361億元的國有資本,吸引了1529億元的社會資本,撬動了6000多億元的總資產。中國建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周育先表示:“我們要以開放的心態,吸收外部資源,下一步將通過并購等形式共享國內外先進的研發成果,增強核心競爭力。”
8月30日晚,廣汽集團發布《關于全資子公司擬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引入戰略投資者的提示性公告》,擬通過對新能源汽車研發能力及業務、資產的重組整合,推進廣汽埃安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對其增資擴股并引入戰略投資者。未來廣汽埃安將充分利用資本市場,積極尋求于適當時機上市。
8月30日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的推動混合所有制企業深度轉換經營機制專題推進會上提到,各級國資監管機構和廣大國有企業通過增資擴股、改制上市、并購投資、合資新設、產權流轉等多種方式,積極穩妥、分層分類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了積極進展。
國資委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央企業通過產權市場、股票市場實施混改150余項。知本咨詢提供的數據顯示,2021年以來,全國有40多家央企和地方國企積極推動上市融資,同比增加79.17%,比2020年全年數據高出10.26%。
有業內人士表示,國鐵集團也將深化鐵路股份制改造,加快推進鐵路優質資產股改上市進程,持續提高鐵路資產資本化股權化證券化水平,不斷增強國鐵企業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事實上,不止國企在積極尋求混改上市,多個城市也陸續開始了國有控股企業的上市計劃。西安提出2021年選擇國有持股超過51%的上市公司,引入持股5%及以上的戰略投資者作為積極股東參與公司治理,力爭區域內每年新增兩戶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杭州提出,到2022年,新增10家左右國有控股上市公司;青島提出以“混”促“改”形成市場化激勵體制基礎,推動市屬企業整體上市或核心業務資產上市,到2022年資產證券化率超過60%。
目前,上市已成為國企混改的主要方式之一。
堅持“混”“改”雙肩挑
混改即“混”資本,“改”機制,顯然尋求上市的目的是混合資本。
吳剛梁表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是專業化、市場化的國有資本運作平臺,本身不經營具體業務,以股權投資運營為主。因此,由“兩類”公司實施混改,符合其專業分工。另外,商業一類國企位于充分競爭領域,市場化程度高,國有資本可以不控股,因此實施混改的空間很大。
而資本,正是國企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
北大縱橫管理咨詢集團股東合伙人孫連才表示,在數字經濟背景下,央企要進行前瞻性布局,集中資本突破“卡脖子”技術和基礎性產業,而資金是發展經濟技術和數據的基礎,因此,要想提升國企的國際地位,在國際上有話語權,應當做好資本準備。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政府治理領域專家王鵬也表示,國企改革的重要原因就是減少同質化競爭,補齊產業鏈短板,增強抗風險能力,從而打通產業鏈,減少內耗,因此“混”資本是十分有必要的。
陽光時代律師事務所國企混改與員工持股研究中心負責人朱昌明此前表示,伴隨著國資國企結構調整優化,國資加快非主業、非優勢業務剝離,大力進入戰略性新興產業,在此過程中資本市場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少大型科創型國企到科創板上市,而北京證券交易所的設立,將為中小創新型國企提供上市路徑。
同時,資本市場還具有公開透明、合規運營、價格發現的特征,可倒逼國有上市公司加快完善公司治理、轉化經營機制,推動以“管資本”為主的國資監管體制的形成。
不過,在吳剛梁看來,當前混改的痛點是“混而不改”,必須堅持“混”“改”雙肩挑。
國企混改是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國有控股的基礎上加入非公資本,還是國家控股主導。國企混改并非重混輕改或重改輕混就能實現,要推進國企混改成功落地,必須堅持“混”與“改”雙肩挑。吳剛梁表示,有些企業形式上合并了,在經營方面并沒有深度融合,還是“兩張皮”,過分糾結于“誰吃誰”、職位如何安排等問題。如此一來,不但沒有形成良性合作,還加劇了機制內耗。
朱昌明也認為,未來混改要優先選擇與企業主營業務具有較強協同效應、與企業所處產業鏈上下左右高度關聯的戰略投資者,并且要建立有別于國有獨資和全資企業的治理型管控模式,構建符合混改企業經營實際的多元化、系統性、多層次的中長期激勵約束體系。
此外,還可充分利用資本市場積極推動上市公司實施二次混改,深化改革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激發國有上市公司的活力,對現有國有控股上市企業來說,也是好事。
來源:華夏時報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