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1日,沈陽市召開新聞發布會,推介13個國有企業混改項目,鼓勵各類社會資本通過增資擴股、產權轉讓等方式參與國企混改。沈陽市將著力深化國有企業集團二級以下子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將競爭類企業全部納入混改范圍;平臺公司出資的競爭類企業全部混改,確保國有資本保值增值。
國有企業按功能劃分,可分為公益類國企和競爭類國企。其中,競爭類國企的主業通常處于充分競爭的行業和領域,公益類國企則側重于公共服務等領域。此次推介的13個國有企業混改項目,包括市屬企業集團層面2個、二級以下子企業7個、區屬企業4個,主要涉及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農產品全產業鏈等行業。其中,作為目前沈陽市唯一一家從事國家援外工程、國內外承包工程、對外勞務派遣和國際貿易等綜合類經濟技術合作業務的國有企業,中沈國際合作集團有限公司混改項目備受關注,擬采取國有股權轉讓的方式,引入戰略投資者。沈陽副食集團有限公司(冷鏈物流和農產品市場板塊)也在此次項目推介之列,擬采取增資擴股、股權轉讓的方式進行混改。
據沈陽市國資委相關負責人介紹,13個項目的具體情況可在沈陽市國資委官網和“沈陽國資”微信公眾號進行查詢。本次推介的混改項目鼓勵各類社會資本通過增資擴股、產權轉讓等方式參與,“引資本”與“轉機制”相結合,積極引入產業鏈上下游具有協同效應、符合項目企業發展規劃的中央企業和外省市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外資企業、股權投資基金、私募基金等社會各界投資者,參與沈陽國企改革。
近年來,沈陽市堅持把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放到全市改革發展大局中謀劃,通過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進一步促進國資國企改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全面創新改革,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
加大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工作力度,國有企業歷史遺留問題基本出清,為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奠定基礎。截至2020年底,基本完成廠辦大集體改革;全面完成“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為中央企業節省資金約1億元;全面完成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處置“僵尸”企業249戶,安置職工6.93萬人。
今年,沈陽市國資委建立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項目庫,對全市國有企業混改項目進行梳理、收錄,對庫內項目動態調整、更新,定期進行推介。下一步,在積極穩妥推進沈鼓集團等重點企業集團層面混改的同時,著力深化國有企業集團二級以下子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將競爭類企業全部納入混改范圍,平臺公司出資的競爭類企業全部混改,合理設定股權比例,確保國有資本保值增值。通過混改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
來源:遼寧日報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
混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