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
800062360
歡迎訪問混改并購顧問北京華諾信誠有限公司!
北京、上海、重慶、山東、天津等地產權交易機構會員機構
咨詢熱線:010-52401596
國企混改資訊
2021-04-22
國企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在股權層面進行集團內部與外部、公有與民營、中央與地方的混合,其目標以股權多元化為切入點,帶動國有企業在內部管理體制與外部經營機制層面的變革。
改革開放以來,國企改革取得許多重大進展,總體上已與市場經濟相融合,但在布局結構和治理結構層面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國有企業改革不僅要遵循我國基本經濟制度,更重要的是要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求。”
《決定》強調,國有企業改革重點在于“規范經營決策、資產保值增值、公平參與競爭、提高企業效率、增強企業活力、承擔社會責任”。
《決定》對于國有企業改革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務也說明新時期我國國有企業改革思路已經由“活化機制”逐漸轉向“綜合能力提升”,在此目標指引下,混合所有制改革成為本輪國資國企改革重要突破口。
2015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又下發《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指出,“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促進國有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放大國有資本功能,提高國有資本配置和運行效率,實現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去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指出,“今后3年是國企改革關鍵階段,要堅持和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全面領導,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其中一條就是要“積極穩妥分層分類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特別是要推動混合所有制企業深度轉化經營機制,充分發揮非國有股東的積極作用”。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加速度誘因
回顧這8年多的改革進程不難發現,與過去國有企業改革相比,如早期的放權讓利,改革的推進進度其實還是比較緩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也一樣。
此前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更多的是在進行這方面的探索,改革的步子邁得相對較小也是可以理解的。但這也是2019年國務院及國資委開始提醞釀提出國企業改革三年行動方案一個大的誘因,所以中央要求國有企業用接下來的三年時間加速完成改革任務。
可以看到,在最近剛剛召開國務院國資委深化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通氣會上,國企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國資委副主任翁杰明表示,2021年是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攻堅之年、關鍵之年。
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重點板塊的先行示范工程,旨在通過國資國企改革綜合施策,更加鼓勵基層創新,更強推動改革的系統集成、協同高效,更好服務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
為此,國資委將督促支持以上海、深圳為代表的第一批綜改試驗區深化落實各項任務,指導推動以杭州、青島為代表的第二批綜改試驗區盡快制定方案并啟動實施。特別是在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經過一年半的綜改試驗,上海、深圳等第一批綜改試驗區已基本形成以混合所有制經濟為主的發展格局。
有的國企混改只“混”了形式
以目前改革取得的結果,雖然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全國范圍內鋪開,但從實際效果來說,有的國有企業推進得很順利,速度也快,有的國有企業推進的效果卻不盡理想。
這里面主要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部分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條件不成熟,意愿也不高。比如,部分國有企業現在依舊是按照《企業法》來注冊登記的,而不是后來的《公司法》注冊登記的,缺乏施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先決條件;
二是在集團層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還沒有全面展開。現在已經實現混合所有制改革且效果不錯的都是二、三級企業,有的集團企業已經實現了混改,比如綠地就做得很好,而絕大多數的集團企業還是中央或地方國資委全資控股;
三是部分已經引入外部投資者的國有企業國有股比過高。一些國有企業外部持股比例只有5%、10%左右,盡管做到了股權多元化,可外部投資者實際上沒有話語權,更沒法參與到公司得內部治理中來,這樣的混合所有制企業貌似是“混”了,但實際上并沒有“混”。
國有企業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在股權層面進行集團內部與外部、公有與民營、中央與地方的混合,其目標以股權多元化為切入點,帶動國有企業在內部管理體制與外部經營機制層面的變革。
未來混改將更側重優化完善“改機制”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根本目標不是所有制上的“混”,而是為了國有企業的治理結構更加科學、更加市場化,從而提高國有企業的管理效率和水平,“混”僅僅是手段。
因為,外部投資者的投資規模或是股比沒有達到一定比例,是沒辦法進入“三會”的,沒有股權的多元化自然也就談不上公司治理的多元化。這樣,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標,讓企業形成科學的治理結構便很難達成。
今后兩年,相信國務院和國資委會繼續支持和引導國有股東持股比例較高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加大引入戰略投資者的力度,把戰略投資者作為重要積極股東參與公司治理,以實現公司治理結構的改變。
未來一段時間的工作重點,應該是進一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和豐富其內涵。未來的工作將更加側重于優化和完善這類“改機制”的軟性操作。比如開展什么樣的員工激勵措施、選擇怎樣的經理人來組成合理的經營團隊。所涉及的領域、層級、環節等眾多方面,將會圍繞市場化和綜合治理這兩個發力點,進行更深和更廣的探索。
來源:企觀國資
作者:劇錦文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