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7日下午,在山東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省屬國企2020年混改情況公布。
山東省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斌介紹,2020年,省國資委大力實施國企改革攻堅行動,將混合所有制改革作為國企“倒計時”改革的重要內容,通過資產證券化、引進戰略投資者、入股非公企業、員工持股等方式,深入落實混改三年(2019- 2021)工作計劃,穩妥推進省屬一級企業混改,各項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全年有 248戶企業完成混改或實施二次混改,吸引各類資本269.51億元,混改戶數占比達 到68.9%。這些數據均創歷史新高。
多家一級企業混改取得積極進展
據介紹,列入2020年計劃的混改企業通過增資擴股、股權轉讓、合資新設等方式全部完成混改。
多家一級企業混改取得積極進展。在推進一級企業整體上市方面,中泰證券于2020年6月3日成功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實現首發上市。“中泰證券上市后資本實力增大,為下一步進軍資本第一方陣打下很好基礎。”張斌說。
山東特檢與中央企業國家開發投資集團完成合作,國家開發投資集團現金增資 7.5億元全部用于支持山東特檢業務發展。泰山保險與戰略投資者德國安顧簽署增 資協議,德國安顧在帶來資金增量的同時,將導入先進管理理念。海洋集團、魯華集團、山東產權積極對接戰略投資者,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張斌表示,以前混改多在二級企業展開,去年省屬一級企業的混改取得重大突破,這對于企業轉機制、拓市場、做強做大等具有引領意義。
14家上市公司市值過百億兩家過千億
張斌介紹,省屬國企資產證券化水平進一步提高。省國資委堅持把資產證券化作為混改的首選路徑,分類推動優質資產在主板、中小板、科創板、創業板以及境外資本市場首發或分拆上市,培育形成上市梯隊;鼓勵通過資產注入、定向增發等 推動主業資產向上市公司集中,提升上市公司質量;正確引導省屬企業結合主業發展需要,穩妥審慎對上市公司開展并購重組。
全年完成重大資本運營事項12個,資產證券化率56.77%。其中,首發上市企業3家,募集資金59.73億元;并購重組上市公司3家;3家上市公司實施再融資,募集資金104.68億元;3家上市公司注入優質資產237.37億元。截至2020年底,省屬企業控股上市公司43家,發行股票49只,總股本1087億股,市值8629億元,國有市值3425億元,14家上市公司市值過百億元,2家上市公司市值過千億元。
今年起綜合評價企業“混改”成效
張斌介紹,省國資委健全完善以“混”促“改”的工作機制。結合混改工作實際,在推進資本“混”的同時,更加注重做好“改”的文章,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出臺《省屬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后評價工作實施辦法》,明確從2021年開始,對混改企業推進改革、轉換機制、提高發展質量等情況進行綜合評價,檢驗混改成效,找 出問題和不足,提出改進措施,真正實現以“混”促“改”,發揮“國有體制、民營機制”的優勢。
來源:新時報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
混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