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
800062360
歡迎訪問混改并購顧問北京華諾信誠有限公司!
北京、上海、重慶、山東、天津等地產權交易機構會員機構
咨詢熱線:010-52401596
國企混改資訊
2021-01-25
2020年底,國企混改潮起,多家國企拉開了混改大幕。12月21日,國家電投北京公司舉行增資引戰簽約儀式;此前天津醫藥集團混改簽約儀式;柳工混改落地引入7家戰投。另據業內消息,徐工混改也有望年底落地。
之所以年底國企混改潮涌、提速,12月22日,盤古智庫學術委員、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鄭志剛在接受采訪時分析稱,十四五規劃、國企改革的三年行動方案等是國企混改提速大的綜合背景,國企在未來中國經濟發展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國企混改可以提高國企效率,帶動中國經濟全面復蘇,同時也為民資迎來發展空間。
恒生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王丹也指出,密集發布國企改革消息和需求側改革的需要有關,地方加大混改力度也是希望借助市場和私人資本的力量改善國企的盈利能力,降低債務風險。十四五期間,混改可能會更注重企業服務的地方性。通過引入當地私人投資者,利用國企的資源和渠道優勢,服務當地的經濟發展目標。
與此同時,鄭志剛、王丹等專業人士都認為,混改重點是提高管理能力,應該引入私人(民營)戰略投資者在企業決策中擁有主導權。鄭志剛指出,目前混改正在從“混資本”到“混機制”的轉變,未來國企混改的突破離不開以下兩個關鍵問題的解決。其一是如何通過公司治理制度設計,與民資背景的戰投激勵相容,使之愿意參與國企的混改;其二是如何實現產業集團向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轉型,真正實現國有資本監管體系從“管企業”向“管資本”轉化。
國企混改年底提速
12月21日,國家電投北京公司舉行增資引戰簽約儀式,通過引進重量級投資者,以資本為紐帶,在新的公司治理體系和運行機制下,推動清潔能源發展。今年11月,國家電投北京公司完成了在北京產權交易所的掛牌交易,共募資43.5億元,是國家電投今年最大規模的對外募集現金方式的股權融資項目,相關資金將主要用于開發綜合智慧能源以及蒙西、寧夏等大型清潔能源基地等。
此前,柳工混改也取得了實質性進展。12月8日晚間,柳工公告稱,當日,公司間接控股股東柳工集團在廣西南寧舉行了“柳工集團混合所有制改革戰略投資者簽約儀式”,柳工集團與7家戰略投資者就本次混改增資擴股暨股權轉讓項目初步達成一致意見并簽訂戰略投資基礎協議,經初步測算,本次混改增資擴股暨股權轉讓項目共計募集資金約34.15億元,占柳工有限股權比例不高于49%。
有接近交易的人士向媒體表示,目前,正是工程機械業提升智能制造的關鍵時期,“戰略投資者助力,將有助于工程機械業進一步轉型升級。”
各種混改推介也提上日程。
如12月15日,在國資委舉辦的“2020年央企·京企混改項目聯合推介會”上,83個擬混改項目擬融資金額超過600億元,該推介會上的項目涵蓋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信息技術等等,高新技術企業項目達到51個,在全部推介項目中占比超過60%。
地方也在密集性推動地方國企的混改。如不久前,湖南省屬國有企業混改項目集中推介會在長沙舉行,83個混改項目集中亮相。涉及交通、建筑、能源、環保、材料等多個領域,是目前湖南力度最大、涉及最廣、項目最多的一次混改項目集中推介。
天津市密集推出近30個國企混改項目,主要涉及房地產開發、工業制造、建筑施工、商貿旅游、投融資服務、公共服務、金融、醫藥等行業和領域。
此外,廣東省、黑龍江省、遼寧省、山東省、甘肅省、山西省等也相繼舉辦國企混改項目推介會,積極推進省屬企業混改落地。
鄭志剛介紹說,目前各地密集發布國企改革消息是因為有一系列的政策等綜合背景,如十四五規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等,其中國家醞釀很久的國企改革的三年行動方案,在6月份正式提出,但真正敲定是9月份,最近出現了加快的趨勢,就是該行動方案的推動。三年行動方案強調的主要核心思想是“施工圖”,而且未來要通過督查的方式讓相關的理念落地,在這個意義上各地政府都有很強的激勵政策來推動國企混改。
“國企在未來中國經濟發展中扮演關鍵的角色,一方面國企效率改善后,可以帶動中國經濟的全面復蘇,另一方面還可以為民資迎來發展的空間,要引入民資背景的戰投。這就為民資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國企混改是提升經濟質量,恢復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混改有現實的訴求,需要全面推進。” 鄭志剛指出。
中航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董忠云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國企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必須要在提高經濟雙循環的質量和效益方面發揮引領作用,因為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我國在歷史大變局之下的重要戰略選擇。
王丹分析稱,密集發布國企改革消息與需求側改革的需要有關。需求側改革的關鍵是收入再分配,而國企不參與國民收入分配,這是所有制結構決定的,為此需要加快混改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中國消費動力不足的問題。“而地方加大混改力度也是希望借助市場和私人資本的力量改善國企的盈利能力,降低債務風險,因為地方性國企高負債問題在疫情后被放大了。”
“永煤逃廢債事件的發生,一方面標志著受到地方政府財政狀況的限制,國企債務問題以及同樣與政府隱性擔保行為連接在一起的城投債問題,將成為未來防范系統性金融危機策源地的政策重點;另一方面則標志著國企混改深入的壓力十分緊迫,需要國資管理部門拿出切實可行的政策,積極推進國企混改。” 鄭志剛指出。
“混機制”引入更多民營資本
國資委披露的數據顯示,2013年以來,中央企業推進的混改事項達到4000項,按照統計口徑,混改企業的戶數已經超過中央企業法人單位的70%以上,上市公司成為混改的主要載體。
數據也顯示,央企混改引進了各類社會資本超過1.5萬億元,今年1~8月,中央企業通過投資入股、并購重組、增資擴股等方式引進了超過1700億元的社會資本,同比增長28%。與此同時,中央企業還通過產業鏈、供應鏈的合作,與廣大的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協調發展,投資入股超過6000家非公企業,投資總額超過4000億元。
在王丹看來,混改重點是提高管理能力,讓私人戰略投資者在企業決策中擁有主導權。歷史經驗表明,只是混合資本而不改變管理架構對于改革的效果杯水車薪。“十四五期間,混改可能會更注重企業服務的地方性,通過引入當地私人投資者,利用國企的資源和渠道優勢,服務當地的經濟發展目標。”
“從 2013 年以來發動的新一輪國企混改,在實踐中針對央企與處于基礎戰略性行業的國企混改、針對地方國企和處于非基礎戰略性行業國企混改,逐步形成兩種典型的國企混改模式。前者以中國聯通的混改為代表,后者則以天津北方信托為代表。” 鄭志剛指出。
同時,鄭志剛也指出,目前混改中也出現了很多其他的“變異”、“誤區”,如國企之間的“混”代替民資背景戰投的引入;基金的“混”代替民資背景戰投的“混”。“在中國40多年的改革開放過程中,多次出現了國資和國資之間的這種所謂的混的效果,我們做了很多的研究和調研調查,發現其實這些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國企需要解決的機制轉換的問題,只是暫時的把這些問題改了。”
“從新一輪國企混改的現實背景和擬解決的關鍵問題看,真正推動國企經營機制轉化和公司治理制度建設的國企改革舉措,才能真正稱得上是混改。國企改革最需要解決的不是‘缺錢’的引入社會資本的問題,而是如何使真正的所有者上位,解決有效監督缺失的問題,從盈利動機出發自覺推動經營機制的轉化,使國企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而民資背景的戰投盈利動機明確,希望通過經營機制的轉化和有效監督經理人的公司治理制度建設實現投資的回報。” 鄭志剛指出。
在鄭志剛看來,堅持引入民資背景戰投的混改方向是由新一輪國企改革發動的現實背景決定的,國企在經歷了上個世紀 90 年代末改制帶來的改革紅利消失后陷入新的發展困境,一些國企成為新的僵尸企業,而另一些國企則面臨產能過剩所帶來的效益下滑,國資保值增值壓力很大;另外,普通公眾和國際社會對國資壟斷經營、高額補貼和不公平競爭現狀的不滿。
國資委黨委委員、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此前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也表示,今后三年是國企改革關鍵階段。一方面將進一步按照既定的方針積極穩妥深化改革,另一方面也希望每家企業梳理一下所出資企業,包括什么樣的企業適合于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什么樣的方式改革,在混合所有制改革過程當中,光“混”不行,還要進一步“改”。怎么改?怎么使經營機制改到位?彭華崗指出下一步會在這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