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國資委發出了強化中央企業參股管理的政策信號。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翁杰明近日在國務院國資委媒體通氣會上表示,“加強國資參股管理,有利于在混合所有制企業中,按照股比發揮股東作用,提升國資運營效率,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央企去產能目標提前完成
翁杰明表示,去產能是“十三五”期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首要任務,國務院國資委按照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和脫困發展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要求,加強組織領導,層層落實責任,推進重組整合,妥善分流安置職工。
2016年以來,央企關閉退出鋼鐵產能1644萬噸,煤炭產能1.19億噸,整合煤炭資源2.4億噸,妥善分流安置職工12萬人,提前完成去產能總體目標任務。央企運行質量和效益也因此逐年提升。
從布局結構來看,央企形成了以中國寶武和鞍鋼兩家世界級鋼鐵專業公司為主、新興際華集團以鑄管為特色的“2+1”中央鋼鐵企業新格局;改變了中央企業煤炭資源分布散、同質化經營、重復建設的局面,基本實現了非煤主業企業原則退出煤炭行業的目標,初步形成了中央專業煤炭企業做強做優做大、電煤一體企業資源優化配置的新格局。
加強央企參股管理
翁杰明表示:“2020年以來,國務院國資委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推進中央企業切實加強參股經營投資管理。”
2019年12月,國務院國資委研究出臺《關于中央企業加強參股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從規范參股投資、加強股權管理和強化監督問責等三個層面提出13條針對性措施。2020年3月以來,國務院國資委組織推動中央企業對參股股權進行全面“體檢”,并建立了參股管理應用系統,將參股經營投資納入國資國企在線監管系統進行實時管理,初步實現了中央企業參股信息的統一采集、管理、統計和應用。
通過強化參股管理,央企加快處置低效無效參股股權,對非主業、高風險、效益差、非持續經營的低效無效參股投資,通過清理退出、重組整合等措施,加大處置力度,加快資產盤活。目前已清理退出187項,收回資金34.5億元。
同時,央企對存在長期不分紅、應收款金額大或時間長等問題的參股股權,積極與控股股東或參股企業溝通協商,加強財務管控和運行監測,切實防范經營風險。
此外,國資央企還在不斷加強制度建設,制定修訂了參股管理制度,健全參股投資、管理、退出、評價、考核全流程管控體系,基本實現參股經營投資“工作有標準、審批有程序、過程有監督、結果有考評”。
“下一步,國務院國資委將持續深入推進中央企業強化參股管理,不斷提升參股經營投資水平,提高國有資本配置效率,促進混合所有制經濟健康發展,有效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翁杰明表示。
來源:國資管理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
混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