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
800062360
歡迎訪問混改并購顧問北京華諾信誠有限公司!
北京、上海、重慶、山東、天津等地產權交易機構會員機構
咨詢熱線:010-52401596
國企混改資訊
2020-11-10
一向積極穩妥的混改,十九屆五中全會加上“深化”二字后,意義深遠。
11月3日,《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下稱《建議》)中提到:“加快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深化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稱混改)。”《建議》再次強調混改是國企改革的重要舉措。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發揮國有經濟戰略支撐作用,這是強調國有經濟要做優做大,發揮支撐作用。而深化國有企業混改,特別是地方國企,要與民營經濟融合,共同發展。民營經濟能夠做的,就盡量讓民營經濟做。”11月4日,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透露。
注意到,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趙辰昕在5月24日的新聞發布會上透露,已公布的4批、210戶混改的試點,要盡力探索出可復制、可推廣的、有別于一般國有企業的治理機制。“我們還會研究制定深化國企混改的實施意見,打造混改政策的升級版,更好地指導面上的國有企業,推進混改,讓混改在整個國企國資改革當中能夠更好地發揮牛鼻子的作用。”趙辰昕說。
“混改是國企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接受采訪時指出,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中,混改更多聚焦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運營公司所出資企業和商業一類子企業。鼓勵國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引進持股占5%甚至5%以上的戰略投資者進來,作為積極股東參與治理,至于非上市公司,相應的股比還可以再大一些。
積極穩妥推進混改
今后3年是國企改革關鍵階段。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要積極穩妥推進混改,加強與民企、中小企業合作等八個方面的重點任務。”在10月12日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資委副主任翁杰明在闡釋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時明確提出,要推動國企上市以及圍繞上市進行各種改革,包括積極穩妥推進混改。
“要混改積極穩妥推進”。中央深改委10月8日審議通過的《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中,就混改的闡述給了全新的概念。
據了解,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主要聚焦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積極穩妥深化混改等八個方面的重點任務。“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是今后三年對于‘1+N’頂層設計政策體系的一種落實,是施工圖。”李錦表示,以國企市場化改革為方向的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的推出,意味著國企改革進入關鍵歷史階段,也意味著混改將提速推進。
在上述會上,翁杰明也稱,上市公司是混改的主要載體。經過三年的改革,代表混合所有制重要特征的國有絕對控股、相對控股或者國有資本參與的上市公司會越來越多。
數據顯示,2013年以來,央企推進的混改事項達到了4000項,引進了各類社會資本超過1.5萬億元,按照統計口徑,混改企業的戶數已經超過了央企法人單位的70%以上,上市公司已成為混改的主要載體。今年1-8月,央企通過投資入股、并購重組、增資擴股等方式引進了超過1700億元的社會資本,同比增長28%。同時,央企還通過產業鏈、供應鏈的合作,與廣大的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協調發展,投資入股超過6000家的非公企業,投資總額也超過了4000億元,形成了一批高精尖的“隱形冠軍”。
就此,翁杰明還強調,國企改革以市場化原則和互利共贏為導向,主動加大與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的全方位合作。國資委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央企牽頭組織相關中小企業發起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214個,搭建工業互聯網平合54個,打造“雙創”平臺456個,承建國家雙創示范基地13個,有力帶動了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產學研協同和全社會創新創業。
“在三年行動方案中,國有企業加強與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合作,全面提升國有企業活力和效率是改革發展的終極目標。”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表示。
事實上,為穩妥有序推進混改,2019年10月31日國資委制定了《中央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據該指引,央企所屬各級子企業實施混改,一般應履行以下基本操作流程:可行性研究、制定混改方案、履行決策審批程序、開展審計評估、引進非公有資本投資者、推進企業運營機制改革。“在改革中,必須堅持一企一策,分類推進,形成有針對性的混改方案”。李錦說。
以“混”促“改”是主線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將深化混改。隨后,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趙辰昕強調,今年將研究制定深化國企混改的實施意見,以此打造混改政策的升級版。
混改作為本輪國企改革的突破口,除了明確要打造混改政策升級版外,趙辰昕表示,對混改企業要盡力探索出建立起有別于一般國有企業的治理機制和監管制度,努力形成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在‘混’和‘改’兩方面的速度和力度都會大幅加快。”趙辰昕說。
劉興國則強調,對混改企業來說,必須真正以管資本為著力點來進行監管,監管的對象既不是混改企業,也不是混改企業的董事會,而是作為國有資本出資人所委派的國有董事、監事。
近日,大連市政協主席王啟堯主持召開“深化國資國企綜合改革”座談會時強調,混改不能為“混”而“混”,更不能“一混了之”;國企混改,以“混”促“改”是主線,但也要防止“混而不合”“合而不強”。
注意到,此次《建議》再次明確深化國企混改,對未來三年國企改革吃了一顆定心丸。此前,黨的十九大報告要求“深化國企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
至今,改革尚未完成。
“混合所有制經濟是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也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重點之一,要積極穩妥地深化混改。”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宋志平表示,混改既要“穩妥”,更要“深化”。
那么,如何深化?葉青回應:“深化國企混改,特別是地方國企,要與民營經濟融合,共同發展。民營經濟能夠做的,就盡量讓民營經濟做。”
在采訪中,劉興國則強調,“國有企業的治理與管理都還有待進一步提升,而實現這一目標的一個有效路徑,無疑就是深化推進混改。隨著非公資本的進入,必然會促使國有混改企業規范公司治理,提升企業管理水平。”
混改是新一輪國企改革的核心任務。近五年來,國企改革取得了重大進展,如制定了國有企業改革“1+N”政策體系,國有資產監管機構職能轉變、企業分類改革、混改、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加強黨的領導等一系列改革任務,且都在中央和地方兩個層面積極推進,成效顯著。
在新一輪混改中,特別強調企業經營機制的轉變,點到了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的要害。“關于混改,不僅在量上增加混改的企業數量,更主要的是要在內涵上進一步深化。”原國資委主任肖亞慶曾指出,混改的目就是要激發企業未來發展創新的活力。“只有在這一點上找到共識、發現共識并實現我們的共識,才能夠使得混改達到預期的目的。”
來源:華夏時報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