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
800062360
歡迎訪問混改并購顧問北京華諾信誠有限公司!
北京、上海、重慶、山東、天津等地產權交易機構會員機構
咨詢熱線:010-52401596
國企混改資訊
2020-08-19
2020年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該方案預計能夠將此前“1+N”的改革政策進一步落地,為下個階段的國企混改提供指引和方針,加速國企混改進程。
01國企混改實踐中的常見問題
國企混改的初衷旨在實現國企實力疊加民企活力并相應提升企業競爭力,最終落腳點在于混改后企業經營和財務業績水平的提升,和企業內部管理效率的改善。混改交易為企業帶來資金、降低資產負債率、或為新的資本性支出而融資,都只是短期效果;實現戰略資源整合和升級,夯實企業核心競爭力,完善治理機構,激發員工主觀能動性,拓展現有業務或新業務市場才能解決企業的長遠發展問題。
國企混改從2014年響應深化改革制度以來,發改委先后推出四批共210家試點企業開展國企混改。同時地方國企混改進程也逐步加快,覆蓋面不斷擴大,市場中見到更多的混改項目,在各地產權交易所掛牌的國企增資擴股和股權轉讓混改項目層出不窮。需要注意的是,發改委推出的試點企業經過了政府主管部門的多維度診斷,其混改的成熟度和完備度已經得到內部論證,因此混改交易成功率較高。但在地方國企推出的混改項目中,據觀察,實際成交比例低于50%,主要因為有一些項目在開展混改頂層設計時未通盤考量,存在一些“硬傷”。
常見問題包括混改企業本身的經營業績和核心資產缺乏吸引力。投資人參與混改項目均有其利益訴求,混改企業亦尋求在混改交易中體現其公允價值以保證國有資產保值。因此需要混改企業本身實力過硬,有拳頭產品和市場作為核心資產,并預期在混改后實現進一步業績提升。然而在很多案例中,混改企業并未做好引戰準備。沒有站在投資人角度思考混改成功率便將項目推向市場,也無視混改項目自身問題,例如優質資產搭配不良資產而后者占比過高導致包袱過重、與主業關聯度不高的副業占比過大、過度參考歷史投資成本而有過高的估值預期等。發生以上情況主要是因為混改企業急于完成混改動作,或顧忌混改前期內部重整準備的復雜性,希望交由投資人解決企業內部的問題。因此這類缺乏準備的項目在推向市場的過程中一般都較難吸引投資人的興趣。
此外,混改交易后的項目亦面臨一些問題,例如重“混”輕“改”,僅完成混改股權層面交易,但并未從公司治理和經營管理中體現“改”:混改后仍然由大股東或董事長一言堂而投資人無法實際參與重大事項決策、未實現混改想要達到的效果、員工激勵未顧及短期及長期激勵的平衡、混改時傾向于引入知名跨界投資人但未能產生協同效應、部分財務投資人投資期限到期后尋求退出等。雖然混改在實操中不會無懈可擊,但如果可以在頂層設計中解決部分問題和事項,更能凸顯混改成果。
02從混改成功案例中得到的啟示
很多成功的混改案例中,在混改頂層設計、交易執行、交易后的一系列經營管理舉措,都踐行了混改應更注重“改”而非“混”,真正提升企業長期發展的活力,為后期擬開展的混改項目提供借鑒意義。為實現“改”的目標,混改需要從頂層設計上進行合理充分的論證,從成功完成股權交易,上升到實現企業未來長期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擬開展混改的企業在前期準備時,可參考如下幾個方面進行頂層設計:
混改企業自我評估自身狀況,發現自身核心競爭力及短板,明確混改引入投資人的訴求,例如引入資金、研發技術、進一步拓展市場、提升運營管理效率、改善企業治理機制等。站在投資人角度對混改企業進行問題梳理,爭取將歷史遺留問題在混改前得以解決,例如一些非主業或無效資產的剝離,妥善解決員工安置問題。提高目標投資人參與混改的興趣以及引戰的成功率。
明確混改引入投資人的對象,尋求產業投資人產生協同效益,探討共同拓展的潛在市場及分銷渠道、技術合作等;或財務投資人帶來資金改善資產負債結構,并在進一步資本運作中提供支持等。
明確混改交易的各項細節,包括:
合理的交易價格在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基礎上能夠吸引到投資人;
交易形式為增資擴股或股權轉讓;
混改后的公司治理結構;
管理層及員工激勵計劃;
職工安置方案;
交易對賭、兜底或回購等承諾性條款;
交易的時間周期;
履行相關法定程序(審計、評估、報政府審批及招拍掛流程等)。
考慮到每家企業的情況和資質不同,以上混改目標不一定都能夠完全響應,但本著企業落實“改”的長遠目標,可將混改措施逐步推進,待未來時機成熟時完善個別事項。同時,國企需要對混改產生效果保持耐心,引入戰略投資人為企業帶來正面影響,需要經歷董事會磨合、戰略資源導入、經營計劃制定和實施等舉措,可能幾年才能在運營和財務數據有所顯現。
《三年行動方案》具體內容尚有待發布,但其重點和方向可以預測,國企改革將從任務導向到效果導向轉變,且偏重于操作性和可量化。引入戰略投資人產生協同的論證、公司治理結構轉變的落實、管理層及員工激勵計劃的到位,都將對未來國企混改交易準備和實施后落實規劃提出新的挑戰,也為混改企業長期發展獲得新的動力。
來源:國資管理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