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
800062360
歡迎訪問混改并購顧問北京華諾信誠有限公司!
北京、上海、重慶、山東、天津等地產權交易機構會員機構
咨詢熱線:010-52401596
國企混改資訊
2020-07-31
中環集團混改的博弈終于塵埃落定。
7月15日,TCL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已收到天津產權交易中心通知,成為中環集團100%股權的最終受讓方。
經過數周艱難的博弈過程,IDG資本+珠海華發這對強勢黑馬組合最終遺憾落敗。與其說是二者組成的IDG財團敗給了TCL科技,倒不如說是在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面前,PE資本終究難勝產業資本。
中環集團混改的開始,天津市政府就為這次混改定下了基調,設置了諸多鼓勵長期投資和鼓勵產業發展的評分指標,意在為中環挑選一個真正能為其帶來產業飛躍成長的新股東,帶動地方產業協同發展,并為天津地方經濟發展增添助力。在這一背景下,顯然,價格不會是國企混改決策者唯一的考量因素。
此前,針對中環集團混改,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也曾犀利指出,PE、VC的確可以依靠其既往的投資項目,快速為地方政府引入企業,開辟產業。但是長期來看,這些在不同地方政府之間游走的PE,所開出的速效猛藥往往都是短期有效,而長期無效,隱患甚多。
贏下中環集團混改,TCL開啟第二賽道
中環混改,意義何在
隨著疫情帶來的影響逐漸散去,各地方國企混改開始走向深水區,天津市政府更是將2020年視為國企混改的“決勝之年”。
回顧2019年的成績單,天津共完成了包括利和集團、北方國際、城建集團、市政集團、一尚投資等13家市管企業的國企混改工作,所涉及行業包括進出口貿易、房地產開發、倉儲物流、城市基建、食品加工、金屬化工等諸多產業。
中環集團與上述企業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上述企業代表著當下天津發展的下限,而中環集團代表著未來天津發展的上限。
公開信息顯示,中環集團為旗下控股及參股企業多達250余家,包括中環股份、天津普林、七一二、樂山電力四家A股上市公司,其中中環股份作為單晶硅龍頭企業,國內市場份額占比高達65%,產能和市占額連續5年居國內同行業首位。
現階段,中環集團主營業務基本圍繞硅材料展開,集中在半導體制造和新能源制造領域延伸,形成包括半導體材料、半導體器件、太陽能硅片、太陽能組件等業務板塊。
不難看出,盡管自身業務眾多,但中環集團始終堅持在信息技術產業、新材料產業以及新能源產業開展布局,其對于天津市未來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天津方面也明確地在《交易條件》中表示要求意向受讓方在天津開展產業布局。
從這一角度來說,需要在一定期間給出投資回報的私募基金,匹配度自然會略低。作為從未接手過同類型企業的IDG與珠海華發,想要幫助信息技術產業在天津協同發展,可謂難上加難。
李錦認為,PE、VC追求快速退出、高額回報,缺少長期產業規劃的使命感。過去一個階段,國內半導體芯片產業的投融資業非常活躍,但是在市場化的基金主導下,大都追求快速上市、變現,而忽視了基礎性的產業布局和發展。
誰更適合硅片產業
此次中環集團混改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其原因在于中環集團旗下的硅片業務的走向遠遠超過了集團混改自身的意義。
目前,中國大尺寸硅片供需缺口巨大,公開資料顯示,現階段中國大陸晶圓廠在12英寸硅片上的需求達到了105萬片/月,而中國境內的硅片廠商12英寸產能僅為5萬片/月,日本信越、日本勝高、韓國LG等海外公司牢牢地控制著近93%的大尺寸硅片市場份額。
近年來,隨著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屢次對中國實施技術封鎖,進口半導體行業材料、設備愈發苦難,作為中國為數不多的能夠生產12英寸半導體硅片的企業,中環集團對于半導體行業乃至國家產業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李錦坦言,在產能去化和壟斷行業央企完善治理主線下,地產、PE基金的參與尚可理解。但是,涉及重要產業、企業控制權,特別是涉及半導體等戰略新興產業企業控制權的混改,地方政府應更謹慎、理性選擇,而不是被紙面承諾的稅收數字所俘獲。
中環集團對于中國光伏硅片產業同樣重要,甚至可以說,中環集團在光伏硅片上的發展很可能決定著中國未來在光伏產業上的話語權。
此前,中環集團推出的210mm“夸父”系列光伏硅片,無論在技術上,還是在成本上,都要遙遙領先于166mm同類型產品,但由于行業里缺少210mm光伏硅片的配套設備和解決方案,該系列產品的市場推廣一度陷入困境。
完善210mm光伏硅片的配套產業鏈,就相當于先一步掌握了未來光伏產業的話語權。李錦認為,國企混改要與經濟布局結構調整、戰略重組相結合,其中一個重要的主題就是產業鏈重組。
經歷重組后,定位高端科技產業發展的TCL科技,無疑能為中環集團未來的發展帶來更多資源、技術和經驗支持。尤其是在其推進半導體顯示產業縱向延伸和橫向整合的整體戰略下,中環集團有望與現有顯示產業形成合力,受益于產業鏈“垂直一體化”。
半導體顯示與半導體硅片在工藝制程上的共通性,決定了TCL科技更適合接管中環集團,而產業資本對于高新技術產業的執著更是決定了TCL科技在這場“雙雄博弈”中笑到了最后。
李錦在其分析文章中指出,產業資本經過多年的發展,其投資更具戰略性和長期性。產業資本成為混改的主力,對混改的長期效果、國民經濟及支柱產業的發展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來源:智物科技評論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