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進行時》消息,鐵路混改有了新進展。2020年5月19日,國鐵集團下屬中國鐵路投資有限公司與海南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這標志著國鐵資本將進入銀行領域,成為鐵路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的又一重要進展。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國鐵集團在企業混改方面的探索之路從未停歇過。2018年,國鐵集團改制前的中國鐵路總公司混改提速明顯,從轉讓高鐵動車組WIFI公司49%經營權,引入民營企業吉利、騰訊公司推進混改、中鐵順豐國際快運有限公司掛牌經營、設立鐵路混改基金等工作啟動實施,到去年京滬高鐵A股上市,我們欣喜看到鐵路企業混改持續跑出市場加速度,積極發揮行業優勢,實現資本化經營最大化。
用戰略思維把握發展大勢。據中國鐵路投資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鐵路投資公司擬入股海南銀行并建立全方位戰略合作關系,是為了發揮鐵路資本資源優勢,與海南銀行金融優勢相結合,實現資本配置最優化和以國鐵集團為代表的鐵路產業與海南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服務緊密合作,實現合作雙贏。同時,也將支持海南島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在金融扶持和輸出自由貿易港建設中為國鐵企業資本化運營和資源開發暢通渠道、搭建平臺,彰顯國企在國家重大項目、民生工程中所發揮的中流砥柱和戰斗堡壘先鋒作用。
用辯證思維看待機遇挑戰。受疫情沖擊,今年鐵路項目建設進度明顯遲緩,鐵路客運售票量、發送量較往年相比大幅下降,影響鐵路企業營業收入和利潤來源,對企業經營效益和生產發展帶來嚴峻挑戰。但危機就是危中有機,鐵路企業在節支降耗、向內節省生產成本的同時,對外積極擴展金融開發業務,以特大型國企信譽做擔保,支持海南銀行提升資本實力和發展動力、服務能力,為國有企業保值增值、實現企業資產盤活尋找空間和舞臺,在化危為機中華麗“轉身”。
用歷史思維找準應對舉措。鐵路作為國民經濟運輸的大動脈,在新中國成立、建設、發展各個階段爭當經濟發展“先行官”,為支持社會建設和服務人民出行發揮重要作用。回首過去,鐵路企業一路破繭成蝶,在困難中磨礪自身實力。對于這次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一環,鐵路企業通過雙向混改,完善資本布局和業務協同的途徑促進民間資本和國有資本共同發展,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良好局面,更好應對外部風險,增強企業提質增效、可持續發展動力。
用底線思維抓好各項工作。面對疫情帶來的沖擊和國際貿易的負責形勢,鐵路企業堅持底線思維,堅持問題導向,發揮國企在參與社會經濟建設的“骨干”力量,進一步吸引民間資本投入,發揮民營企業獨特優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署后,雙方將在鐵路資本運作、客貨運電子支付、“走出去”金融服務等眾多方面互利共贏,走出一條深挖內涵、增強核心競爭力的低成本降耗之路。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
混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