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
800062360
歡迎訪問混改并購顧問北京華諾信誠有限公司!
北京、上海、重慶、山東、天津等地產權交易機構會員機構
咨詢熱線:010-52401596
國資國企動態
2017-02-14
“今年央企兼并重組的步伐將提速。”2月9日,接近國資委的一位消息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說。而據神華集團內部人士透露,神華已經開展了一系列并購活動,并正在醞釀更大規模的整合重組。
今年早些時候,國資委多位官員相繼表態,央企將在年內減少到100家以內。央企負責人會議亦提出,穩步推動企業集團層面兼并重組,加快推進鋼鐵、煤炭、電力業務整合。
中國政法大學破產法與企業重組研究中心主任李曙光9日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央企兼并重組將延續去年的勢頭和特點,圍繞“做強做優做大”的基本原則,形成一批能夠同國際巨頭競爭的企業,減少央企數量和層級,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目標:減至百家以內
央企數量今年要減少到多少?國資委副主任張喜武早在去年年底的媒體通氣會上便給出了答案:2017年央企戶數將降到兩位數。
隨著2016年中旅集團與國旅集團、中糧集團與中紡集團、中國建材與中材集團、寶鋼與武鋼、中儲糧總公司與中儲棉總公司5對10家央企重組整合,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企業戶數已減少至102家。
“今年央企要減至100家以下,這是毫無疑問的。”2月9日,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對《華夏時報》記者說。
國資委第一任掌門李榮融在2006年首次提出,到2010年,央企重組至100家以內。記者注意到,在2003年國資委成立之初時,央企數量為196家,2010年8月李榮融離任之時減少到122家,盡管沒有完成當年設定的目標,但7年間重組了74家央企。
李曙光注意到,央企數量從李榮融卸任國資委主任一職時的122家減到目前的102家,20家央企重組卻整整花了6年半的時間。
但在國資委人士看來,目前央企重組已不是簡單地減少戶數,也不是單純地做大規模,而是為了內強企業素質、外優市場表現,為了行業產業的調整優化、轉型升級,為了提高國有資本配置效率、打造世界一流企業。
突破口:煤炭電力
李曙光認為,去年5對10家央企重組體現了“做強做優做大”的基本原則。1月召開的央企、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會議也明確提出,今年要通過深度整合重組,突出精干主業。
“推進重組整合,應該圍繞突出主業為核心。”李錦說。比如寶武集團成立后,通過整合規劃原寶鋼湛江基地和原武鋼防城港基地,可以減少投資約400億元,減少1000萬噸新建鋼鐵產能。
國資委要求,穩步推動企業集團層面兼并重組,加快推進鋼鐵、煤炭、電力業務整合,探索海外資產整合。
據悉,中國建材與中材集團兩家企業在水泥、玻璃纖維等多個業務板塊重合,重組一方面可以有效減少惡性競爭,實現強強聯合,另一方面可以形成建材產業鏈上的優勢互補。中糧集團重組中紡集團后,總資產和營業收入都接近5000億元,在國際大糧商中排名第一。
‘一帶一路’上的交通運輸相關產業、基礎設施建設相關產業、能源建設相關產業、商業貿易與文化旅游產業、信息產業都可能成為兼并重組的熱點。”李錦稱。
不只是合并同類
國資委主任肖亞慶表示,今年將進一步推動實施專業化重組,支持央企以優勢龍頭企業和上市公司為平臺,通過股權合作、資產置換等方式整合同質化業務。
央企重組的第一條路徑是“合并同類”。李錦認為,推進產品結構趨同、區域布局重疊、目標客戶相同、同質化發展的央企重組整合,有利于促進各種資源要素向優勢企業集中,做大企業規模、做強企業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的5對央企重組中,有3對屬于縱向重組,另外2對屬于橫向重組,縱向重組數量多于橫向重組。
“縱向聯合方式目前主要在兩個層面進行:一是類似于中石油、中石化內部上市公司的整合,二是央企某個行業上下游的整合。”李錦稱。
李錦認為,許多大型央企在原有業務重疊、多級法人體制的低效率弊端下,又增添嚴重的主業重疊和關聯交易,與國際資本市場規則相沖突。因此,集團內部的整合成為做強做優做大的必要前提。
據悉,中國航材、中國國新以及南航等3家航空公司,共同改組成立航材保障共享平臺。國資委提出,要繼續推動航材共享,指導已重組的企業做好內部整合。
(文章摘自2017年2月12《華夏時報》作者:陳巖鵬)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